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淮安深圳路派出所:“三心”警务打造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淮安深圳路派出所:“三心”警务打造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阅读量:3757397 2019-10-24



       淮安市开发区深圳路派出所位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路,系开发区最早建成区,共有行政村2个、社区1个,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约5万人。
       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深圳路派出所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紧紧围绕“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总体要求,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公安主业主责,以“三心”警务打造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带动警务能力发展、服务渠道延伸、辖区治安稳定。
聚焦三大主业
守护平安“初心”
聚焦维稳管控。全面深化信息搜集研判、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置,主动介入、协调,尽最大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任务繁重,我们汲取‘枫桥经验’的核心精神,创新网格化管理思维,发动基层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网格管理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吸收各方资源,共同建设平安社区。”深圳路派出所所长尹守 卫说。

聚焦破案打防。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坚持警民联动、打防并举,准确掌握“盗、抢、骗”等案件的新线索、新动向,全力开展“扫黑除恶”“整治枪爆”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结合当前阶段性、季节性发案特点及近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丰富巡逻形式,采用步巡与车巡相结合,划片包干,将警力压上街头路面,开展警情处置和巡逻防范,加大对重点时段、路段的管控力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今年以来,违法犯罪总警情下降25.7%,侵财警情下降1.6%,刑事案件下降23%,通过巡逻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7名,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20余万元。“每天出来买菜、晚上散步都能看见警察同志们在巡逻,警灯在闪烁,住在这儿我们感到非常安心!”家住开发区机场路的王女士说。

聚焦基础管控。今年以来,深圳路派出所创新治安要素智慧管控模式,全力以赴推进出租房“旅馆式”管理,做到“以房管人”,从源头上加强对辖区内人口和出租房进行管理。针对辖区留宿浴洗场所住宿人员流动快、身份杂等诸多特点,为切实增强阵地管控能力,确保“四实”登记落实到位,深圳路派出所作为试点,在全市旅馆业及留宿浴洗场所推广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并安装人证合一自动识别自助登记设备。截止目前,旅馆业人脸识别系统安装率达到100%,有效提升了旅馆住宿人员管控效能。
就地化解矛盾
凝聚幸福“民心”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警情占比高、纠纷调处牵扯精力大、调处效果不佳等实际情况,深圳路派出所立足公安职能职责,主动促发各界联动,着力构建本地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格局,既推动了公安基层“减负增效”“做强主业”的转变发展,又实现了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源头化解、综合施策”的治理效果,多措并举凝聚辖区群众的幸福“民心”。
立足“公调对接”,推动纠纷调处规范化。全面推进“派驻制”对接方式,由钵池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该所派驻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派驻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负责日常协调管理工作、纠纷调解、台账整理等工作,立足调解民众“小”纠纷,构筑警民“大”和谐。截至目前,通过“公调对接”机制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93.2%,未出现一例民转刑案件,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当导致矛盾升级或引发不稳定事端的情况,有效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创新“警律联调”,推动纠纷调处多元化。深圳路派出所聘请辖区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义务调解员,将律师参与调解引入派出所的调解工作机制中。在矛盾化解中,律师作为第三方介入调解,双方当事人容易信服,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深圳路派出所将聘请的律师分配到各个警区里,派出所在警务室信息栏上公布所有律师相关信息,随时接受法律咨询和调解预约。此外,每天安排一名律师、一名村干部、一名民警到派出所警务室坐班,现场调处矛盾纠纷。李女士和张女士因停车问题发生打架纠纷,两人申请调解,高卫卫律师向双方当事人讲解相关民事法律,告诉双方打架纠纷造成的成本,分析行为后果,引导当事人正确解决矛盾。最终,在民警、律师、人民调解员的见证下,双方握手言和。像这样通过“警律联调”解决矛盾的群众不在少数,几乎都是“横眉冷对”地走进调解室,矛盾解决后满意地离开。

促发“多调对接”,推动纠纷调处专业化。以基层派出所为前沿,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延伸,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发挥基层单位联动共治的综合效能。2018年以来,深圳路派出所围绕“家门口的居民、家门口的事务、家门口的安全、家门口的服务”,整合资源,集结力量,主动借鉴多元融合调解等经验做法,向社会借势借力,确保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有效解决。同时加强公安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积极拓展纠纷调处共管共治途径,凝聚各家联调联处合力。
做精民生警务
传递服务“真心”
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路派出所认真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调研群众对公安工作的需求,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工作机制,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树立“用脚步丈量民情,把警务当做家务”的“警务家园”理念,在细微的为民服务中传递真心。
围绕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组织社区民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全面收集、掌握辖区因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积极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部门配合,着力在化解、调处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今年以来,共收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200余条,排查发现矛盾隐患50余个,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4起。

围绕民忧,解决群众困难。充分利用“大走访”活动契机,发放“警民联系卡”,主动与辖区服刑人员子女、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困难群体进行结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先后结对帮扶86岁孤寡老人徐某某、患癌症的治安积极分子陈某某、因故意杀人被判入狱的孙某某68岁母亲和11岁儿子等受助群众40余人,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一次调处纠纷警情的过程中,社区民警王子腾认识了徐老太,一位八十多岁高龄却独自居住的穷苦孤寡老人。他不但经常送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还主动帮助她到乡里协调生活补助,周围邻居看多了,都笑称王子腾成了老太的“干儿子”。为了让老人方便联系自己,王子腾还为老人买了部二手的老年手机,手把手地教会老人家如何使用,这样一旦有什么困难,就可以第一时间呼叫自己的“干儿子”了。

围绕民需,方便服务群众。坚持把“小窗口”服务作为警民关系“大和谐”的重要内容,创新服务理念,贴近群众需求,不断完善窗口硬件设施,落实窗口服务措施,主动对接“最多跑一次”改革,便利群众办事。同时,积极开展上门办证、特殊人群预约优先送证等活动,推动了窗口服务人性化、多元化。今年以来,先后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办理公安业务50余次,预约办理各类事项250余次,特事特办30余人次。  8月17日上午,深圳路派出所户籍民警在工作中获悉,辖区群众王大爷身份证丢失,需要重新办理身份证,但其因病瘫痪在床,无法前往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与王大爷家人取得联系,携带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主动上门为王大爷采集了办理身份证所需的个人信息。“深圳路派出所民警真是把群众装在心里,带着那么多设备上门服务,确实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王大爷的家人称赞道。
 派出所还积极通过公安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把民生警务由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进一步延伸,加强与网民在线互动,实时受理网民求助,积极发布各类安全防范知识,全面拓展便民利民服务新渠道。率先在全市启动了深圳路“警方朋友圈”,建设1圈6社30群,实现了“警社、警旅、警银、警商、警企、警校”的“六个对接”,警民互动更加便捷高效。目前,已发布各类信息800余条,解答群众咨询30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0余件。
来源:淮安警方
上期回顾 | 点击阅读震惊!这个团伙6个月疯狂吸金三亿多元…喜欢就请点赞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