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IIGF新闻 | 德国Global Bridges代表团到访中财大绿金院 探讨绿色金融有关问题

IIGF新闻 | 德国Global Bridges代表团到访中财大绿金院 探讨绿色金融有关问题

阅读量:3757301 2019-10-24


10月22日,德国“Global Bridges”代表团到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来自金融、政治、媒体、学术等不同领域的19位专家,与中财大绿金院有关专家围绕中国绿色金融、中国ESG发展情况及“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介绍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和中国ESG发展现状。她表示,从绿色债券到绿色信贷,再到绿色保险,绿色金融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例如国内和国际上对绿色项目评估方法的不一致。同时,王遥教授向代表团着重介绍了中财大绿金院ESG研究成果。她指出,中财大绿金院基于ESG数据库展开的研究显示,企业ESG表现与其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一带一路”实验室负责人Christoph NEDOPIL WANG博士介绍了中国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就与挑战。他表示,2013年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金额达7000亿美元左右。《“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的发布是“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但如何识别和管理绿色项目既是对投资者的考验,也是东道国面临的挑战。会上,德国代表团与中财大绿金院专家围绕绿色金融收益、“一带一路”可持续投融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相较于非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否可以使投资者获益更多,是德国代表团关注的焦点。王遥教授指出,中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债券投资者对中国绿色债券充满兴趣,一级市场的低利率可以降低债券发行者的成本,二级市场的资本利得则可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如何应对棕色项目融资及“一带一路”项目可能带来的债务可持续性问题是德国代表团关注的另一个重点。王遥教授和Christoph NEDOPIL WANG博士均表示,这些问题确实会给“一带一路”投资带来影响。但他们也同时强调,要理清非可持续性投资出现的真正原因:是项目开发者过度宣扬其项目的绿色和经济可持续性,还是投资者只关注快速短期的经济回报从而违反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抑或是东道国要求进行非可持续性投资。只有在充分理解了问题的根源的情况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新媒体编辑:张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绿金动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2016 年 9 月由天风证券公司捐赠设立。研究院前身为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1 年 9 月,研究方向包括绿色金融、气候金融和能源金融。绿金院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并与财政部建立了部委共建学术伙伴关系。绿金院以营造富有绿色金融精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智库。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