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经济日报》替A股指明“大方向”!!!
阅读量:3757290
2019-10-24

最近,关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
消息不断。先是美国明晟公司(MSCI)
宣布,从11 月份起科创板符合条
件的证券将纳入MSCI 全球可投资市场
指数;接着中国证监会表示,券商基
金公司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将提前至
2020 年执行;近期经由港股通流入A
股的“北向资金”(主要是外资) 明显
增加。
在一连串利好消息背后,A 股机构
化步伐明显提速,市场对于增量外资
的期许也在增加。更有观点认为,A 股
要摆脱多年的“散户化标签”,一举进
军国际化、机构化,应主要依靠外资
的力量。这显然过分夸大了外资的功
能,忽略了国内金融机构的作用和发
展前景。A 股要实现真正机构化,不可
能也不应该完全依靠外资之力,主要
还须苦练内功。
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始于上世纪90 年代,
经历了逐步推进、摸索前行的过程,
这期间还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
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业开放步伐总体
慢于制造业等领域。与过去制造业开放
通过竞争带来优化和繁荣一样,我国金
融领域的开放也将会通过竞争机制促进
优化和繁荣。可以说,在引入外部竞争
者下的A 股机构化,是资本市场完善竞
争机制并逐渐走向成熟的特征之一。
从海外经验看,成熟市场机构化的
路径有两种:一种是以养老资金入市为
主导,推动股市机构化;另一种是部分
新兴经济体市场推进机构化的手段,即
引入外资。随着公募基金、养老金、保
险资金、外资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发展,
散户投资者减少,市场在个人分散投资
力量主导下的盲目性、短期性、投机性
特征将得到根本改变,从而推动股市投
资风格优化、投资流程升级、投资经验
分享。
经过近30 年快速发展,A 股市场目
前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股占总流通股数
量的比例约为一半。其中,境外资本正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服务实体
经济、稳定主要股指、带来资产管理经
验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
是在互联互通渠道开通落地、取消合格
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和人民币合格
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 投资额度限
制之后,外资在A 股交投活跃度明显
提升。
然而,近30 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实践
表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
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必须加快构
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独立自主的现
代金融体系,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
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全依靠驰援的
外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当
前,要着力提高我国金融业自身的全球
竞争能力,真正推动A 股机构化,除了
继续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更重要
的是把各方认识统一到“深化改革开放
是金融发展根本动力”上来,沉下心来
苦练内功。
一方面,不应过分寄望于A 股“远水解
近渴”,也不能视外资为“洪水猛兽”,
应在推进金融业开放、维护好国家金融
安全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真正促进
国内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发展壮大。
在推动机构化过程中,既要遵循市场规律、
敬畏投资者,加速发展适应国内财富管理
环境、满足投资者需求、基础制度扎实、
监管有效的资本市场,又要强化基于
国际监管标准的持续审慎监管,
完善交易制度,在控制和化解风险
上掌握主动权。
另一方面,要以A 股机构化为契
机,充分利用好外资和其他外部力量,
加快提高我国金融业尤其是资本市场参
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能力,提高开放条件
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提高参与者成熟度和市场秩序的规范程
度,真正用“外脑”促进资本市场跨越
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