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9年到1968年,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个10年。
这10年,我国首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发射;
这10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并成功完成第一例自体骨髓移植手术;
这10年,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再也不怕被西方国家说是“贫油国”;
这十年,还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第一颗原子弹爆破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
戈壁滩上空,升起了巨大火球和蘑菇云。
核武器是如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一种武器。
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当地房屋建筑被炸毁,大量平民也被炸死炸伤。
此事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而美俄则用核威慑慑服全球。
我国下决心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核武器。
1958年,邓稼先接到上级研究核武器的指示,他回家对妻子说,自己要“调动工作,家也顾不了了,为它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和科学家们在海拔3200多米,氧气稀薄的高原上研究原子弹。

当时条件简陋,科学家们用铝锅炼制炸药,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计算精确数据。
邓稼先负责原子弹理论数据,由于他们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科学家们作出推算后,每份数据他都要再次审核。最后签字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的,生怕出一点差错。
那时候科研基地生活艰苦,很多科学家为了赶数据,常常研究到半夜,顾不得吃饭,加之粮食短缺,很多人每天只能酱油汤就饭。
长期营养不良,高强度的工作,外加精神上的压力大,邓稼先很快全身浮肿。
在一次试验中,爆破出了点问题。邓稼先不顾同事们的阻拦,执意上前查看核残骸。
由于核残骸高强度的核辐射,亲自探查现场的邓稼先得了直肠癌,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却依旧工作不息。
在艰苦的环境中,邓稼先带领一众科学家,于1964年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实力”
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是以邓稼先为首的科学家们付出生命实现的。
1986年,邓稼先因病去世,病因直肠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邓稼先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的太远。”
第一颗氢弹爆破
“一切准备就绪。……震动世界的时刻来到了。”
“骤然间,闪光万丈,碧蓝天空涌现出一个烈焰翻腾的大火球,只听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火球消失,一个蘑菇形状烟云上升。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
这段话,是人民日报对1967年6月18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报道。
邓小平说过:“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卫星。
我国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爆破,离不开“氢弹之父”于敏以及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一次是在研究期间,由于长时间奔波在北京和大西南,过度疲劳导致于敏患上严重的胃病。发病时正在工作现场,几乎休克;
第二次是在半夜睡觉时,于敏突然气喘,幸好得到及时救助;
最后一次,是在回北京的列车上,于敏突然便血,整个人昏迷了过去。到达北京后,于敏被紧急送往医院。
于敏纵使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仍坚持在第一线。
最终成功爆破新中国第一枚氢弹。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到第一颗氢弹成功引爆,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而美国则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用了不到4年,法国用时最长,用了8年零6个月。
中国成为了继苏联、美国和英国之后,第四个同时拥有原子弹和氢弹两大核武器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研制核弹并成功爆破,速度最快的国家,当时的国际情势,任何国家都没想到,中国这个科技落后、人民贫穷的国家,能缔造出的奇迹。
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家庭。
父亲被日本人毒打致死,母亲紧跟着父亲悬梁自尽。
当时不满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六奶奶看雷锋可怜,就收养了他。
雷锋幼年时期,去蛇形山上砍柴,地主婆非说雷锋偷的是自家柴,狠狠在雷锋手背上砍了三刀。
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乡政府免费供雷锋入学读书。
怀着报国之心,雷锋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入伍后,雷锋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三班。
雷锋表现突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甚至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
1961年,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在外面时间长了,乐于助人的次数也多了。
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不久,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
1963年初,雷锋的优秀事迹公开报道。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多帮助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之后,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
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自此以后,全国展开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每年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几代中国人小时候一定在这一天去做过公益。
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研究牛胰岛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疗糖尿病。
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糖尿病患者,但由于科技发展落后,医生对糖尿病人只能采用“饥饿疗法”。
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中的细胞在葡萄糖、乳糖等刺激下,分泌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胰岛素分泌一旦不足,葡萄糖就不能被有效吸收,过多的糖随尿排出。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能够救助更多糖尿病人。
20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蛋白质还是一座从未有人攀登上的科学高峰。

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高研组讨论会上,大家确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提案,合成一个蛋白质。
当时的蛋白质研究正是世界生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甚至被视作“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
那时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研究合成一个结构复杂、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胰岛素,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6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965年9月17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经过科学鉴定,证明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具有与天然牛胰岛素相同的生物活力和结晶形状。
牛胰岛素的问世,给了糖尿病患者更多救助机会,这项研究问鼎了世界高峰。
我国发现大庆油田
1959年9月26日,对于新中国的石油工业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石油勘探队在松辽盆地发现沉睡千万年的“黑色黄金”——石油。
这就是大庆油田。
解放前,中国只有甘肃、新疆、陕西这三个地方有3处小油田,年产原油仅10余万吨,根本不够国内人使用。
因此,我国每年都会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
旧中国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上落后于西方国家,我国被嘲讽是“贫油国”。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日本侵略者霸占了中国东北部,肆无忌惮寻找战略资源——石油,但他们没有找到。受技术所限,当时日本侵略者只能钻探到700至800米的深度,而大庆油田的油层都在1000米以下。
当时日本人说,“离开石油,我们的战舰、飞机、大炮只不过是稻草人”。
在二战之中,日本失利的最大原因之一是石油匮乏,无法支撑战争的需要。

当时美国对日本施行“石油禁运”,连在海上的石油运输通道,也被美国海军堵死了,日本一度陷入恐慌。
没有石油,日本人再精锐的武器也不过是破铜烂铁。
油田被发现时,正值国庆十周年,于是这片油田被命名为“大庆”。
大庆油田的发现,让新中国一举甩掉了“贫油国”帽子。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自从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印政府在中印边境伪造了“麦克马洪线”的说法,不仅划走了藏南大片土地,还逼迫中国人承认这条“伪国界”。
1947年,印度独立。由于周边无强国,印度一度成为了南亚小霸王。由此,印度的野心极度膨胀,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也告诉国民:“印度已经强大到不惧怕任何对手。”
其后,印度不仅要求中国承认“麦克马洪线”,更派兵侵占了部分中国领土。
在中印边界谈判协定中,一向以和平为主的中国,为解决边界争端,一开始并未有动手打算,反而劝告了印度好几次,印度非但不听,还变本加厉,继续在中国境内大肆建立侵略据点。
中国忍无可忍,自卫反击。

中印边境战争爆发时,尼赫鲁坚信印度军队必胜。
仅仅过了数天,印度军队已经从东西两线全面溃败撤退。
战败的消息传来,整个印度人心惶惶。富人们收拾细软,选择逃离新德里,穷人们跑到神庙祈祷,希望中国人不要打过来。
整个新德里谣言四起,他们接到了“不要把任何东西留给中国人”的命令。
印度各个邦政府组织居民撤退,并且炸毁了发电厂、水厂、公司工厂等值钱的建筑。
当时美国驻印度大使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一个民族士气的瓦解。”
当然,印度也不是没有做抵抗,英国和法国都曾接到过印度的武器援助请求,印度政府也花钱从法国买了60门迫击炮,即便印度将高兵利器搬上战场,还是被中国130师打败。
美国《基督科学箴言报》形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印军作战,就像“小刀切黄油一样”锋利。
在印度快土崩瓦解时,我国选择了撤军。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退了印度军队的大规模进攻,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沉重地打击了尼赫鲁的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

2019年,建国70周年,《开国大典》以4K分辨率、HFR 60格/秒高帧率、4K DCI调色、5.1环绕声的全新版本再登大银幕,献礼祖国70华诞。
开国大典 正在热映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