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藏区行 ——2019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3)

藏区行 ——2019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3)

阅读量:3753998 2019-10-24



绘制唐卡的藏民学员
B-撩开藏民村落的神秘面纱(之二)
象藏艺术——唐卡学校
唐卡,藏佛艺术真品。现在汉人地区都在流行唐卡艺术鉴赏和收藏之风。华媒记者们被带到松潘县山巴乡麻依村的象藏艺术学校,一座挺拔在蓝天下、绿坡上的三层楼学校,砖石结构,古朴夺目,那赤白色墙体和藏红齿墙、柠黄栏杆的搭配效果,整个画面引人入胜。 


唐卡艺术是藏文化中的瑰宝
学校创办人、一级唐卡画师赤增绕旦热情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据说,赤增绕旦为了创建这家学校,耗时6年,耗尽积蓄,往返于拉萨和松潘之间,拼尽全力、无数心血建成这间学校。攀谈中赤增绕旦介绍说:“学校现有30多名唐卡画师,学员100多人,学制7年,前3年学习绘画理论及量度经,后3年学习实践传统制唐卡等技艺,最后1年绘制毕业作品及论文写作。”赤增绕旦说,学校是慈善公益性质,目的是帮助藏区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传承唐卡绘画艺术,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可以让唐卡艺术成为文化产业,为家乡旅游业服务,造福当地民众。

这座在山腰上的唐卡艺术学校是一间民办学校
当我们离开学校时,学生们拿着提袋给每位记者送上礼品,里面装着两幅唐卡画作的工艺品,制作上品。精美绝伦的唐卡艺术将被海外华媒记者们带到世界各地,这一举动也看出当地的旅游事业正走向成熟。
藏汉学校——七一中学
在松潘县七一藏文中学一下车,就被一排穿着赫土色配橘黄色藏装校服、队列整齐的藏民小学生献上洁白哈达。这些孩子们带着高原红的小脸蛋,平和友善,天真无邪,真诚写在脸上。


迎接海外记者团敬献哈达的该校藏民学生
华媒记者们跟随校长进入4层实验楼。根培校长详细讲解了藏区中学教育发展状况。这家学校享受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招收学生不设门槛,附近的适龄孩子都可以入学。中央政府给于学校“三免二补”,免学费、免书本费、免学杂费,补生活费和营养费。

校长根培是位有能力、爱教育的藏民管理者
记者和根培校长聊起来


海外记者们对藏文字很新奇,感兴趣
据介绍,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给该藏文学校造成严重损害,部分教学仪器设备损坏,学生停课。2009年学校重建,5月3日该校被列入“特殊党费”全额援建项目,在原址上改建和扩建,总投资2242万元人民币, 2010年9月竣工使用。更名“七一藏文中学”成为一所藏汉双语教学寄宿制学校。你也许很陌生“特殊党费”这个词吧?党费的积累用于恢复灾后学校的建设费用,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藏区奇迹”。


七一藏文中学的校园一角
在一层一层的教学楼里,记者们看到——电脑室里,电脑设备齐全齐整;美术室里,一张张唐卡描摹画精巧动人;生物实验室里,各类实验器材整齐排列;教室里,学生们书声琅琅,精神集中……所见所闻让每位海外记者感慨良多:“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让我们印象深刻。藏区孩子们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发自内心地感到安心和幸福。看得出,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藏民学生上课的情形


这间学校的电脑室、生化实验室
这位可爱的藏民老师可不是教舞蹈的,她是一名数学老师
瓮城传奇——大唐松州
在阿坝州松潘县和九寨沟县的两个晚上,被安排观赏了两场演出,华媒记者们都过得“难忘今宵”。九寨沟县的第一晚,一场浓郁、浑厚、热闹的藏族歌舞演出把我们带入一种高原风情的激动之中。松潘县那一晚,大型露天历史歌舞剧《瓮城传奇》把我们带进历史,带进松潘县曾是“大唐松州”的历史辉煌,以及大唐文成公主远嫁西藏颂赞干布王的和藩壮举和美丽故事。





藏族歌舞演出精彩绝伦



历史情景剧《瓮城传奇》的巨献演出

海外记者团走进藏区大合影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