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何社纲:苦难人生,都画作美好

何社纲:苦难人生,都画作美好

阅读量:3753983 2019-10-24




△广告
有的人,生逢不幸,却仍向往光明,用不屈的毅力和坚持,塑造精彩的人生。


▲何社纲站在他最喜欢的画作《木瓜花》前
何社纲,自幼腿部残疾,但他从未放弃追梦,坚持画画18年,创作了上千幅作品,拥有了自己的画室,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身残志坚自学绘画18年
初遇何社纲是在喜洲古镇他的画室门口,他拄着双拐热情迎接,眼镜下双眼炯炯有神,半长的头发很有艺术家气质。一进到店里,他便介绍起自己的画来,滔滔不绝地讲着创作时的心情、绘画手法等,神采飞扬,言语中没有一丝一毫对命运的抱怨。
“改变不了,就要积极面对。从小,我就不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差,保持自信和乐观,正确地面对生活。”何社纲说。
1980年,何社纲出生在大理市喜洲镇金圭寺村,年幼的一次感冒发烧导致他一条腿残疾。面对不幸,性格倔强的何社纲从不屈服,他拄着双拐去学校上课,培养了文学、绘画等诸多爱好。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继续求学,父母为他找了一份在家加工鞋垫的工作,希望他能有个谋生的门路,何社纲却很不喜欢这种枯燥的生活。每天都拿着锥子戳鞋垫,从早工作到晚,手经常被戳烂,一年到头只有不到两千元的收入。他不禁怀疑:“难道我的一生就要这样度过?”
他买来素描的书籍,开始自学绘画。尽管每天做鞋垫做到晚上八九点,他洗洗手,又一头扎进书中去,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晚上学习理论知识,白天就抽空画画,年底结了一年的工资,他转眼就跑到下关全部买了画笔、纸张、颜料。为了省钱,他自学了3年素描,才开始学习上颜料。
“父母觉得我不懂事、不踏实,经常骂我不务正业。我感到很苦闷,觉得没人理解自己。但是,一拿起画笔,我感觉整个人才有了灵魂。每画完一幅画,我的内心都非常满足。就是这一次一次的满足感,支撑着我一直走下来。”
终于,2006年的一天,何社纲接到朋友的电话,说在大理古城看到有画廊招聘画师,建议他去看看。何社纲欣然前往,虽然第一个月老板才给了300元的工资,但他却很喜欢这份工作。“终于可以安心画画了,不愁材料,不愁时间,只要我愿意,随时都能画画。还能与同行交流,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何社纲说。
就这样画了两年多,何社纲感觉进入了瓶颈,难以提高,他又前往“中国油画第一村”深圳大芬村,继续向同行学习。
没有老师的专门指导,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没有健康的身体支撑,一路走来,都是自己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一边画画,不可谓不艰辛,但何社纲坚持下来了。
苦难生活浇不灭他的热情
2011年,何社纲从深圳回来,在蝴蝶泉开了一间个人画室,2014年,又将画室搬到喜洲,他自己画、自己卖,一直到现在。
如今,画画终于可以供他温饱,能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事业,何社纲每天都感到十分充实、快乐。他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初心,要求自己“一只手生存、一只手原创”,不要落入俗套,每个月至少外出采风三次,每天看书学习,尽量多画一些有意义的原创作品。
多年的锤炼,他的绘画风格开始转变,从早期的写实油画转为写意油画,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通过粗放不羁的线条,浓重明快的色块,简练而具有表现力的描写,把内在真挚情感放任地流露出来。
他说:“尊崇内心的感受去创作,才能画出真正打动人心的画。”这几年,他在画画时不断做“减法”,力求提升画作的意境和品位。他创作了大量关于大理的画作,寥寥几笔,苍山的毓秀、洱海的灵动、植物的生机……跃然纸上,展示出大理的山水之美和无限风情。
虽然历经风雨,但他心中仍然对美的事物充满热情。他看到村民在田里拾捡作物,立刻就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不懈追求;他看见一片木瓜花,会为火红的花朵散发出的蓬勃生命力所感动;路过一片萝卜地,竟觉得萝卜好像在迎风起舞……虽然腿部的残疾让他难以去领略大好河山,但他的眼睛随时能从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回到喜洲几年后,他还萌生出一个计划——创作白族传统建筑系列画作,把打动自己的老房子画下来,有机会展示给更多人看。目前,他已经画了七八张。
尽管他还不太出名,画出来的画也少有人识,开画展的梦想更是遥遥无期。但何社纲的内心十分满足,他说:“现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已经很满意了。画画,让我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之路,我的内心仍然热爱生活。”(记者 杨若兰 文/图)

来源:大理日报
编辑整理:杜香涓
△广告
△广告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