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晚报官微商务合作电话:0351——8222019
太原晚报有奖报料热线电话:0351——8222318

有颜值 有内涵这个“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邓寅明 摄
老百姓的一日三餐都与“菜篮子”有着密切联系,“菜篮子”拎得是否舒心安心,又与集贸市场息息相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以来,尖草坪区下大力气对集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打造“菜篮子”民心工程,率先提出“超市化”标准,打造全市标杆集贸市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兴华蔬菜综合市场、吉祥综合市场由原来脏、乱、差的旧貌,变为现如今有颜值、有内涵的新貌,刷新了人们对集贸市场的认识。
集贸市场脏乱差成难题
“以前这里的环境,简直没法说,里里外外都是脏、乱、差。市场里,占道经营严重,买个菜还得在‘夹缝’中走……”吐槽起兴华蔬菜综合市场以前的样子,家住丽日小区的李雅琴有说不完的话。
这么大的菜市场,啥时候能干干净净的?居民们都热切盼望着“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尖草坪区的兴华蔬菜综合市场位于汇丰街道西流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服务周边6万余人,市场建于2010年,设有肉品、粮油、副食等十大类商品。尖草坪区吉祥集贸市场位于汇丰片区的大东流村,2013年开业,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辐射周边8个社区。
多年来,这两个集贸市场在服务周边居民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雨天道路积水,排水不畅,雨水和污水不分流;消防不达标;电线、管线不规范……
投入660余万元提档升级
按照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部署安排,去年9月起,尖草坪区集中人力推进集贸市场达标任务,动员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积极配合,对市场进行了近4个月的整体提档升级改造。兴华蔬菜综合市场和吉祥集贸市场改造投入高达660万元,资金全部由开办方主动承担。兴华蔬菜综合市场的经理郑文君介绍:“为了达到‘购物环境超市化’的改造目标,我们对整个市场进行了‘大整容’,几乎重新翻修了一遍。安装了吊顶,所有地下管线重新铺设,市场内科学分区,地面全部换成白色瓷砖,每个摊位都用不锈钢板包了起来,统一了柜台,并配备了垃圾桶,摊位还增设了上下水和电源,方便商户使用。”
如今,菜市场拥有了高颜值。正在买菜的附近居民张国兰对改造后的市场赞不绝口,她说:“现在环境彻底改变了,到处干干净净,货物种类也齐全,就和逛超市一样,比以前强多了!”
同样,吉祥集贸市场也有了彻底的改变,临街门面墙体全部粉刷,破旧的门头、广告牌都不见了踪影。
集贸市场服务更加人性
颜值提升了,内涵也得跟上来。良好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欣喜,更让大家满意的是集贸市场提供的人性化服务。
“市场改造后,还设置了消费者投诉站,购物遇到不满意可以投诉反映,还有专人为我们购买的农产品提供农药检测、复称等服务,再也不怕买东西出现缺斤短两的情况了。市场里还有监控,购物也更安全了。”居民张宇燕在吉祥综合市场买菜已经十几年了,感受颇深。
吉祥综合市场负责人徐华杰介绍,市场改造后,他们重新制定了市场管理的各项制度,未来,市场还将建立智慧系统,通过网络监管商户的买卖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屏实时查看各个摊位的商品价格,通过对比选择在哪家购买。
兴华蔬菜综合市场还开展了模范经营户、诚信经营户、优秀党员经营户的评选活动,设立了“红黑榜”,表彰文明诚信经营行为,曝光不文明及违规违法经营户。经营户李济贵说:“市场变样了,人多了,今后,我们更得好好维护环境。”
全力打造集贸市场典范
通过专项整治,两个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卫生和经营者诚信度明显提高,大大方便了市场商户和周边居民。
尖草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石新凯介绍,该区共有12个综合集贸市场,普遍存在硬件设施缺乏、功能布局混乱及管理薄弱等问题,软硬件管理都不达标,离创城验收标准相差很远,必须从硬件设施到日常管理实现脱胎换骨的改变。
目前,在兴华蔬菜综合市场、吉祥综合市场巩固改造成果的基础上,另外10个市场也在全力推进改造,所有市场都将改造成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环境优良、配套完善的标准化集贸市场。
“菜篮子”民心工程赢得了民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个“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太原晚报记者 张晓丽

晋源区“双提升”工程让群众增收有术
10月23日,在晋源区人社局开设的创业培训课上,在培训老师杨春丽的指导下,52岁的薛文玲和学员们探讨哪些项目适合家庭创业。薛文玲说:“女儿大学毕业了,想自己创业。作为家长全力支持,我先来学点专业知识。”针对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晋源区启动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和发展技能“双提升”工程,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培训体系,今年已有近万人接受了专业技能培训。
“游客拎包入住,可下厨房做饭,还能在露台喝茶聊天。”赤桥村的村民老成欣喜地说:“年初,村子50余人集体奔赴北京、四川学习,回来后,区人社局又多次举办培训,如何运用互联网推广民宿,如何满足游客需求,都有专人指导。全村已开办了十余家民宿,大家每天忙着哩。”
一口铁锅、一把菜勺,晋源区本土名厨郑永强,凭借着精湛的烹饪技术,将民间红白喜事宴席发展成为一份事业,带动村民就业100余人。他高兴地说:“跟上时代脚步,就要有一技之长,很多村民都擅长烹饪,通过专业培训后,共同将晋源美食名扬天下。”
晋源区整合驻区企业、大中专院校、基层一线及公共机构等资源,建立了一支由晋源英才、晋源工匠、专业教师组成的技能培训队伍,为群众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引导群众练就一技之长,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同时,借助“双提升”工程,大力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弘扬优良家风民风。在金胜社区居民马永福家,五个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帮助打扫卫生。老党员马永福是小巷管家,退休后热心为邻里服务,被选为此次服务对象。晋源区妇联主席刘燕说:“我们有一批具有奉献和爱心精神的巾帼家政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晋阳堡村党支部书记张聪霖表示:“村里还新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教育,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民风。”
“近两年我们结合创城,启动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和发展技能‘双提升’工程,让文明创建润物细无声般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晋源区区委书记杨继承表示,过去,村民们面朝土地背朝天,埋头耕种。现在,村民搬进城市,积极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全民学习蔚然成风。
太原晚报记者 郜 蓉
通讯员 杨润德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这些你可能也喜欢,点开标题可看。
?韩正出席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太原市试点启用共享单车“蓝牙道钉”,规范停放有了隐形的“停车桩”
?为爱同行,没你不行 !快来参加这场健步行公益活动,为希望小学筹善款!
?太原市这些街道有了新路名
?40余名民营企业家组团参观太原市中级法院
?“垃圾场”变成休闲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