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老年糖尿病证治(转发 收藏 功德无量)

老年糖尿病证治(转发 收藏 功德无量)

阅读量:3747363 2019-10-24



中医认为,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较长的疾病变化过程,有的患者病史可长达几十年,因此,在论治时必须谨守病机,卓有定见,有法有方,并做到效不更方,守法守方,治之以恒,方可愈病。
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他主张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按胸阳不振,心血瘀阻,阴虚阳亢和痰浊内扰四型论治,分别处以气阴固本汤合瓜萎薤白半夏汤,气阴固本汤合血府逐府汤、失笑散,气阴固本汤合三子养阴汤以及气阴固本汤合二陈汤、导痰汤加味。
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肾病,主张在补肾益气的基础上分肾元虚衰,水泛肌肤;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脾肾两虚,胃浊上逆;肾气虚弱,湿热下注四型论治,分别以金匮肾气丸或气阴固本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如加怀牛膝、白茅根、车前子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力;或加女贞子、旱莲草、.杭菊滋肾养肝兼清肝阳;或加条参、白术、法半夏、云苓扶脾和胃;或加知母、黄柏、赤小豆清利下焦湿热。
中医认为,老年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无论是在出血期,还是在吸收期、恢复期,均应以滋肾养肝、益气化瘀为要,视其阴阳偏盛,处以杞菊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凉血止血、化瘀散结之品。对老年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多以气阴固本汤合四物五藤汤(1当归、熟地、川芎、赤芍、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秦艽、威灵仙、细辛、海桐皮)主之,重在养肝舒筋,疏风通络;或补肾益气,填精固肾,强筋壮骨。因肝藏血,肝主筋,主疏泄,气行则血行,肾藏精,肾主骨,精生髓,髓能养骨也。
典型案例
例1:侯某,男,60岁,1995年3月2613初诊。患糖尿病15年,以消渴丸7~10粒,每日3次维持治疗。近1年来经常感到心前区憋闷,疼痛阵作,1日可发作数次。服速效救心丸疼痛可暂时缓解,但稍有劳累,胸痛即发,伴口干,小便频多,睡眠不好。1991年7月以消渴、胸痹收本院住院治疗。检查血糖7.8mmo1/1,尿糖(++)。心电图检查:陈旧性下壁心梗,心肌受损。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辨为消渴病久,耗气伤阴,气虚不能率血畅行,阴亏不能滋养心神,津亏液少,血液滞涩,瘀阻心脉,不通则痛。治以益气养阴,宽胸通络,方用气阴固本汤合失笑散化裁。黄芪209,山药209,生地、熟地各159,苍术159,南沙参159,北沙参159,黄精109,全瓜蒌109,薤白109,丹参159,红花89,生蒲黄109,五灵脂109。服药15剂后,胸闷憋痛明显减轻。治疗3个月,精神体力大有进步,胸痛渐止,消渴丸减至每日2次,每次服5粒。复查血糖6.主。m01/1,尿糖。心电图对比,心肌缺血明显改善。患者出院后中断中医药治疗,1年后猝死于急性心肌梗塞。
例2:张某,女,54岁,患者于1990年秋季在医院门诊查血糖16.5mmo1/1,尿糖(++++),尿蛋白(±),诊断为糖尿病,以降糖灵、D860等药治疗。1991年2月因面部浮肿,全身肿胀,肢体乏力,双下肢浮肿,口渴引饮,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并发肾病,特来中医科治疗。查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为肾阴亏耗,肾气虚弱,开阖失司,水溢肌肤。治以益气养阴、补肾利尿,方用黄芪209,生地、熟地各159,苍术159,山药209,枸杞子159,山萸肉109,怀牛膝109,泽泻109,丹皮109,云苓109。服药10剂后,S1渴、面部浮肿均减轻,周身肿胀亦减,下肢浮肿同前,上方加白茅根309,再服50剂后,全身浮肿消失,复查空腹血糖8.6mmo1/1,尿糖(一),尿蛋白(一)。追访至今,浮肿未见反复,病情稳定,现仍在治疗。
例3:罗某,男,63岁,1993年11月以眼底经常出血,
反复不愈已达半年之久,左眼失明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患糖尿病12年,平素以达美康每日 1片维持治疗。近期检查血糖8.OOmmo1/1,尿糖(+。++)。血压不稳定,下肢乏力,颜面虚浮,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辨为肾元亏虚,不能摄精养目,虚阳上浮,热迫血溢,着著瞳神。治以补肾益气,滋水涵木,方用加味金匮肾气丸,肉桂69,附片89,熟地159,丹皮109,云苓109,泽泻109,枣皮109,山药209,黄芪209,苍术159,枸杞子109,杭白菊109,蔓荆子109,天麻109。服药10剂,眼底不再出血。治疗半月后,左眼视力逐渐提高到0.3,头昏渐止,下肢渐有力,查尿糖,血糖6.8mmo1/1,1. 12/9kPa。守方治疗2个月,眼底出血全部被吸收,视力清晰,消除失明之忧。
例4:李某,女,63岁,1991年5月始发现患糖尿病。检查空腹血糖19.Ommo1/1,尿糖(+++),服优降糖半月后,复查血糖降至正常,尿糖。此后以优降糖维持治疗3个月,尿糖(一),血糖14.7mmo1/1,出现四肢麻木如汁刺般疼痛,双下肢浮肿畏冷,腰痛,影响睡眠,精神疲惫,脉沉细,舌淡红,苔薄黄。辨为肾精虚亏,肾气不足,圣络不畅,筋脉失养。治以补肾益气,温经通络,方用加味金匮肾气丸,肉桂69,附片89,熟地159,山药209,丹皮109,云苓109,泽泻109,枣皮109,黄芪209,苍术159,甸杞子159,白茅根309,怀牛膝109,鸡血藤159。服药10刊后,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腰痛缓解,下肢浮肿消失,四肢汁刺痛亦除,睡眠渐宁。以上方加减再服20剂后,患者步霞平稳有力,诸症悉平。
气阴固本汤
组成:黄芪、山药各209,生地、熟地、苍术、地骨皮各159,麦冬、茯苓、花粉、葛根、山萸肉、五味子、五倍子各109,牡蛎309。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精固本。
主治:糖尿病口渴引饮,多食善饥,小便频多,消瘦乏力等有关症状及其并发症。尤其对稳定和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之血糖,并使尿糖转阴,效果较为明显,对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肠病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与缓解作用。
加减:口渴甚者加生石膏;渴多饮者加石斛、乌梅;头昏神疲者加党参、南北沙参;食纳不佳者加鸡内金、砂仁;心烦、胃中灼热失眠者加黄连;睡不安者加枣仁、夜交藤;尿频量多、大便干结者加沙参、玉竹、玄参、龟板;夜尿频数、量少者加龟板、桑螵蛸;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者加附片、仙茅、淫羊藿;大便稀溏者去熟地,加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面目浮肿、下肢肿甚者加白茅根、怀牛膝、车前子;四肢发麻、有如针刺痛者加忍冬藤、当归、鸡血藤;年老久病体弱者加服金匮肾气丸,每次109,1天服2次。体会: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而消之为病,本在肾阴(精)不足,累及气(阳)与津(阴),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在生理上,肾藏精,主水,司开合,为气之根,肾阳蒸腾肾阴,精化为气,气旺生津,譬之釜盖,釜虽有水,必釜底有火,盖乃能润而不干也。病理上,气不上升,则在下之阴甚弱,气虚则阴弱,阳气暴绝,当是阴气先亏,阴先亏,则阳气无所依附,遂致暴绝,阴弱则无气.气若不足,水津就不能上腾下输,营溉周身。气阴固本汤紧紧扣住三者关系,重用黄芪配葛根升阳益气,伍以二地、山药、麦冬、地骨皮、花粉大剂养阴之品,既有升散之力,能使津液上升而止渴,又有养阴清热润燥之功,配苍术助山药养脾阴而敛脾精,更有五味子、山萸肉酸甘化阴以配阳,云苓、牡蛎、五倍子所成之方古称玉锁丹,敛精固肾,锁住津精而潜阳,诸药合用,使阳升阴应,气旺生津,壮水潜阳,自有云行雨施之妙。同时,本方滋阴药中配黄芪、葛根,补气同时伍有二地,皆本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日互根,气阴并存之旨义,协调阴阳,分明主次,其效益彰。
此外,以气阴固本汤治疗糖尿病,其要义是从人体的整体动态功能与疾病之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出发,进行辨证论治,通过中药治疗调节整体机能,逐步改善全身情况。从而使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除,而不是用中药治疗代替胰岛素或某些降糖药,所以对正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剂,或胰岛素依赖型者,不主张马上停用西药,而是在使用中药的治疗过程中,逐步减量,直到完全停用西药.
生地15克、元参30克、焦苍术15克、丹参15克、白芍15克、花粉10克、焦栀子10克、丹皮10克、石斛10克、寸冬10克、枳壳10克、川柏10克。
     水煎,每天一剂,早晚分服,连用三十剂。

扫描   二维码   关注  洪磊医道    欢迎您关注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