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安全知识】为什么半程马拉松更容易出现猝死事件?

【安全知识】为什么半程马拉松更容易出现猝死事件?

阅读量:3747352 2019-10-24


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我们的文章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来源:综合整理自:新京报、钱江晚报、南京体育广播、上海热跑团、DrSport运动健康等、互联网
为何半马出事多?
危险之源:认为半马难度低
首先,恐怕是出在人们的认识上。
许多“菜鸟”跑者都认为,半马是全程马拉松打了个五折,难度也相应打了五折。半马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下来,全马则必须要有一定的长跑基础。
所以,所谓的“全马伤身、半马怡情”这种想法本来就是不对的。这种“难度打折”、“半马怡情”的想法,甚至比跑马拉松本身更危险。
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现在运营一个跑步训练营,她说,她从不敢让队员轻视半马,“我教育学员,要和全马一样,注意每一公里的体能分配,注意自己的运动能力、心脏的能力是不是够了。”
孙英杰说,有些业余跑者,胆子比他们专业的都大,“我们经受过训练,知道人的极限在哪里,知道身体什么样的状况就要慎重了,相反很多年轻跑者有些轻视马拉松。
终点附近为何频现猝死?
终点冲刺:壮年猝死导火索
专家认为,将到终点,跑者易亢奋,忽略身体状况。
数据上看,极点和冲刺阶段是马拉松猝死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极点是人体感到最难受的时期,心跳及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而冲刺时,选手希望创造好成绩,往往忽视了心脏功能可能出现的问题。
专业马拉松教练吉新黎认为,在终点附近频发猝死的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参赛者体能接近极限,在终点处,选手容易亢奋,周围人的鼓励和叫喊也可能让其运动超过自身的身体极限,一旦再加速冲刺,心跳加速越快,血氧若跟不上,就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尤其在出现心慌、头晕、心悸的时刻,应该调整速度,慢跑或者快走,不然确实有猝死的隐患。
建议:如何预防马拉松运动性猝死?
风险意识:量力而行保安全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无论参加半马还是全马,都是在挑战体能极限,因此跑马拉松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来“打底”。
但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赖于长期锻炼与积累,还要持之以恒。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就轻易上阵马拉松,无异于拿健康与生命去冒险。
比赛前:
体检:参赛者跑前必须做个全面有针对性的体检,咨询专家和医生包括心肺功能、心电图在内的各项跑马所需指标,做到健康参赛。
饮食:
在赛前一两天多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避免油炸或含油较多的食物。
参赛者不要盲目参加马拉松。业余选手需经过长期的体能训练再参赛更为合适。从时间上来看,半程马拉松需3个月的系统性跑步训练,每个月最好能保证100公里的训练量。——天坛乐跑的发起人天海原教练
比赛中:
比赛中如果单纯补水会致体温升高,甚至出现“水中毒”,最好喝电解质饮料,除含各类矿物质和糖分外,还能矫正口味及补充能量。
在跑步途中,一旦发现下肢抽搐疼痛,腹部胀痛,尤其是胸腔的疼痛或者肿胀,后背发麻等症状,都应该停止跑动,申请救助。
在跑步中,跑者要一直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出虚汗甚至有呕吐症状,就不应该坚持,必须立即停止。”-----浙江的著名跑者陈盆滨
参加马拉松的人群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跑马最重要的不是跑多快,跑出多好的个人时间,而是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专业马拉松教练吉新黎
同时,也需要赛事主办方让申请者提交近期的体检报告,而不能采用简单的免责协议。在比赛中,必须要有充分的医疗保障。主办方提高赛事的门槛,自然能大大降低赛事的风险。
文章转载发布用于安全知识传播普及和正能量宣传,仅供学习参考,不用于商业用途,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