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编者按:近年来,浏阳高新区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产业项目建设目标,为园区高技能人才积极营造留得住、能发展、受尊重的社会环境,涌现出一大批奋进中的“高新人”。

浏阳智造开辟《奋进高新人》专栏,挖掘新时代浏阳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成效及经验做法,充分展现浏阳高新区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今日,《奋进高新人》带您走进湖南省华京粉体材料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吴尔京,聆听他的奋斗故事。
人物印象
初见吴尔京,尽管已是87岁高龄,但依旧神采奕奕。 乐观开朗、遇事百折不挠,是吴尔京展示出来的性格特征,这与他坎坷的经历也分不开。

?即使已是87岁高龄,吴尔京仍坚持到一线参与研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当时的本科生,即使遭遇诸多坎坷,吴尔京在农村做起体力农活来也同样出色。精通应用化学技能的他认真带领农民种田,用自己的知识教农民做化肥,让粮食增产增收。这股韧劲在他后来的创业过程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1998年,吴尔京研制出航空航天材料硫化钨,该技术为我国航天科技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2003年,吴尔京研发的超细镍钴粉材料顺利在甘肃金川集团落地,该技术获得“甘肃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吴尔京脚踏实地、扎根实际的不断努力。 “完成一件事简单,但要将其做到极致却不容易。”吴尔京表示,自己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希望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能够做好、做出色,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人物故事

72岁创业 退休老教授办起工厂
搞研发做产品
谈及自己创业的初心,吴尔京十分认真地说,在中南大学学习和任教期间,自己积累了很多理论知识,随着年龄渐长,更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的东西。 1998年,即将退休的吴尔京,在中南大学粉末冶金院创建二硫化钨生产部,研制粉体材料。然而,资金紧张和周边人的不认可,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吴尔京心头。
“当时大家都劝我,年纪大了就不要折腾了,拿着退休工资去安稳生活吧。他们不相信我,我就偏要做出点成绩来。”吴尔京说,尽管当时条件艰难,但他凭着一股子信念,整天在实验室进行研发。2000年,吴尔京成功研制出超细镍钴粉,并将其进行技术转让后获得了一笔收入。看到自己研发的产品得到了认可,吴尔京搞实业的目标也更加坚定了。

2004年,吴尔京创办长沙市华京粉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和企业经营,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场景,吴尔京用一个“难”字概括了所有。“因为我已经退休了,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生产,不管是场地还是设备等都需要取得批示,程序很复杂,也很难审批得下来。”吴尔京说,当时光是生产场地就搬了三次。 生产场地不确定,资金紧张到连工人的工资都快要发不出,这一度让吴尔京睡不着觉。当时工厂正在进行一批减磨材料的生产,交货后才能获得货款进行周转。为了确保生产顺利,深冬的寒夜里,吴尔京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始终裹着厚厚的棉衣守在生产线旁。 吴尔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随着产品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公司的情况也慢慢有了起色。2007年,吴尔京带领团队来到浏阳高新区,注册成立了湖南省华京粉体材料有限公司,从此翻开了华京材料稳步发展的新篇章。
15年坚守 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华京材料在浏阳高新区顺利投产;同年,企业即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这与吴尔京及其团队的努力分不开。 “组建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一直是我所期望的,目前也还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吴尔京说,当前公司科研人员有10人,均是与公司发展方向相符合的高学历研究人员。近年来,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实现了由单一化学品研究转向复合材料化学品研究的迈进,并拥有17个国家发明专利。 生物材料中间体是医药行业的一种基础材料,是药品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化学品。该产品我国从前基本是从美国、德国等国家进口,成本十分昂贵,且还受限制。吴尔京当时所在的中南大学粉末冶金院曾成功研制出生物材料中间体材料,打破了我国依赖进口的局面。

华京材料成立后,吴尔京继续带领团队在生物材料中间体领域探索,不断完善改进。如今其公司中间体产品被国外多家农业、药剂公司采用。除此之外,其主营的减磨材料、生物工程材料、电子感光材料均得到市场认可,产品在主销国内的同时,更是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有一款有机材料出口到日本,客户多次查看样品,都不太满意。”吴尔京说,该款材料是公司团队历经六七年才研发出来的,在中国市场已经得到认可,但由于日本客户对其使用有一些特殊要求,因此提出了一些问题。 为了满足客户的生产需求,吴尔京又与研发团队一起整日待在实验室里,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改进产品。“日夜不分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两个多月,产品最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吴尔京说。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坚持创新的态度,让华京材料的发展稳步向前,从2009年的产值几百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4000余万元。2018年,乘着“智能制造”的东风,华京材料引进了一批智能设备,如今已顺利投入使用,公司的智能车间也正在建设中,将于年内投入使用。

本文转自《浏阳日报》20191018期A07版深读
撰 文:罗晓芳
编 辑:周 媖
审 定:王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