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第510期|雪莉自杀事件反思:网络暴力真的能杀人?

第510期|雪莉自杀事件反思:网络暴力真的能杀人?

阅读量:3740790 2019-10-24


10月14日,韩国女星雪莉自杀离世,消息一出引发无数网友讨论。雪莉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从她的ins动态、节目中的表现就可以发现。雪莉的悲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网络暴力。 
雪莉深受其害,她曾在节目中表达过:希望观众和记者多疼爱自己一点。可是雪莉终究没能等到网络暴力结束的一天,年仅25岁的她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去了一个没有网络暴力的地方。
 
身为雪莉好友的宋茜,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发微博悼念,被网友攻击冷血、对好友去世无动于衷。实际上,宋茜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买了机票飞往韩国。10月17日,忍无可忍的宋茜发文回应恶评:不要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 
网络暴力事件频发,朱丹、那英、热依扎等明星纷纷就“网络暴力”发声,表示坚决抵制网络暴力。



在抵制网络暴力之前,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发生网络暴力的原因是什么?
 产生网络暴力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网络中存在着一定的自由,当网友对自己的评论无需负责的时候,人们变得肆无忌惮,网络暴力就悄然产生了。 01
网络成为压力宣泄的出口
有的人现实生活中压力太大,当下班后身份在网络中被淹没,就会产生一种“变身”一般的效果。可能他在生活中温文尔雅,但在网络世界匿名发表评论时,用词之恶毒无法想象。但生活的压力绝不是成为网络暴力施暴者的原因!
 
02
内心阴暗面,把高处事物拉下来的快感
这和“墙倒众人推”的道理是一样的,每次公众人物一出事,吃瓜群众抢占道德制高点进行抨击。最后变成了一场自我内心扬眉吐气的狂欢。
 03
群体的狂欢消灭人的理智
《乌合之众》中这么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对于网络暴力,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网民,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①不参与暴力,勇敢发声抵制。“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最近很火,但它的原句并非如此。它原是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翻译过来是“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摘去了反身代词“自己”,一句可以自省的话成为了堂而皇之评判他人的武器。我们不应该站在上帝视角去谴责别人。因为在谴责的同时,我们也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施暴者。我们要做的不是评判他人,而是在网络暴力发生的时候,自己不要成为施暴者,而后是勇敢发声抵制。 
当然,除了个体网民的努力,还需要法律上的援助。
 ②加强对网络暴力的审核惩处,增强法律援助力度。雪莉去世后,韩国9名议员发起提案,希望出台禁止恶意留言的法律——“雪莉法”。韩国演艺管理协会也表示,将为杜绝恶意评论展开强硬应对。据悉,法律的出台仪式将在12月初举行。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对网络暴力勇敢说不;坚守心中的道义,拒绝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 
雪莉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网络暴力还没有结束。雪一直在下,请善良......

往期回顾
第509期 | 微信封杀拼团砍价链接?网友怒赞
第508期 | 这些大学生厉害了!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第507期 | 愿你的眼神永远清澈
第506期 | 一周回顾
第505期 | “禁止外卖进校园”校方更应考虑食堂质量
文编:胡启凡
美编:胡启凡
责编:小郭老师图片来源:微博截图、ZCOOL站酷、贵州师范学院官网、百度投稿邮箱:zhijianmaxinguan@163.com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