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Silent Killer—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

Silent Killer—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

阅读量:3736399 2019-10-24






      哈喽各位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呀!又逢深秋,上周我们迎来了每年的世界骨质疏松日(10-20),推出了李梅教授撰写的“如何远离跌跌不休、反复骨折的威胁—致中老年朋友”的开篇,接下来相继推出的是由我科中青年医师和护士倾情奉献的骨质疏松专题!这几篇原创科普文章将会从流行病学、疾病危害、诊断与辅助检查、药物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帮您了解和对付骨质疏松——这个悄悄夺走我们健康的杀手。
事件一:
“铁娘子”变成“瓷娘子”:
2009年6月12日,83岁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家中不慎摔倒,致使上臂骨折
事件二:
脆弱的女强人:
2009年6月17日,61岁的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步行时摔倒,致使右肘部骨折
事件三:
祖孙三代,这是正常现象吗?
       像上面这样的事例,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也都见过,那么罪魁祸首是谁呢?——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
那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
举个栗子
       建造一座结实耐用的桥梁,需要好的、足量的建筑材料;但光有合格、足够的建筑材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合理的建筑结构。材料与结构共同决定了一座桥梁的强度,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这座桥梁都可能会发生坍塌。


       我们的骨骼就好比像桥梁一样的建筑,支撑着我们的身体。
       建造骨骼这座“桥梁”的材料就是矿盐和蛋白质,骨骼的结构我们称之为骨微结构。
       骨骼这座“桥梁”也是一样,无论是建造它的材料少了,还是结构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骨骼强度的下降,后果就像下面的图一样,可想而知。


在医学上,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从下面两张图片对比,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正常骨和骨质疏松骨的区别。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根据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可以把骨质疏松症分为:
骨质疏松症分型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比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
或症状不明显。
疼痛: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并可伴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
生活和心理质量: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抑郁悲观情绪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危害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但骨质疏松症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无法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患者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之时,就是她(他)发生脆性骨折之日。所以,骨质疏松症也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导致残疾,进而影响生活、劳动能力,甚至导致长期卧床,严重影响寿命。       
    有研究显示:女性发生髋骨骨折后,寿命比预期值减少4年,而男性则减少5年。老年人在初次髋骨骨折后3个月内死亡风险增加5-8倍。一项研究显示:在椎体、髋骨、肩关节骨折后,第1年的死亡率分别为28%、22%和13%;而5年后的死亡率分别高达72%、59%和36%。
疼痛
长期、慢性疼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椎体骨折并发症身高变矮、驼背
椎体骨折严重后果
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肺部感染→死亡
髋部骨折
残疾→卧床→肺部感染、褥疮→死亡
上肢骨折
影响生活、劳动能力
我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情况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我国已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5亿(约占总人口的11.4%),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大的国家。
      2018年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我国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问题尤为严重。此外,我国还存在庞大的低骨量人群。
      据研究估计,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约为269万例次,2035年约为483万例次,到2050年约达599万例次;我国2015、2035和2050年用于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的医疗费用将分别高达720亿元、1320亿元和1630亿元。基于人口基数、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未来我国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患病率将面临显著增加的严峻趋势。
      尽管骨质疏松症危害巨大,但其在国内的诊断率却仍然很低。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比例非常低;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也仅为7.0%。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即指出: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整体诊治率较低,即使患者发生了脆性骨折(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尚不足1/4。
       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危害大,而我们的知晓率、重视率、诊断率、治疗率亟待提高。敬请呵护我们的骨骼,从现在开始!
参考文献
[1] Yu F, Xia WB. The 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 associated fragility fractures, and management gap in China. Arch Osteoporos 2019;14(1):32.
[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7, 10(5): 413-43.
[3]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March 7-29, 2000: highlights of the conference. South Med J 2001;94(6):569-7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8.
[5] Frost SA, Nguyen ND, Center JR, et al. Excess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hip-fracture: a relative survival analysis. Bone 2013;56(1):23-9.
[6] Haentjens P, Magaziner J, Colon-Emeric CS, et al. Meta-analysis: excess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 among older women and men. Ann Intern Med 2010;152(6):380-90.
[7] Johnell O, Kanis JA, Oden A, et al. Mortality after osteoporotic fractures. Osteoporos Int 2004;15(1):38-42.
[8] Xu L, Cummings SR, Qin MW, et 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 China: the Beijing Osteoporosis Project. J Bone Miner Res, 2000, 15: 2019-25.
[9] Si L, Winzenberg TM, Jiang Q, et al. Projection of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s and costs in China: 2010-2050. Osteoporos Int, 2015, 26: 1929-37.
[10] Xia WB, He SL, Xu L, et al. Rapidly increasing rates of hip fracture in Beijing, China. J Bone Miner Res 2012;27(1):125-9.
作者简介
刘巍,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8年制),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历任内科住院医师、内分泌科住院医师、内分泌科总值班医师、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第二十七期
编辑:李梅 何芳
骨质疏松专刊
下期预告:
骨质疏松的诊断和辅助检查,您了解吗?——池玥
骨质疏松与维生素D——贾觉睿智
泌语协行pumch-endo
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分泌科普
关注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系列公众号





ENDIO| 泌语协行
版权归属泌语协行所有,欢迎转发,如有需要提前联系
往期回顾
教程丨胰岛素笔无痛注射秘籍
连载丨如何远离跌跌不休、反复骨折的威胁?——于世界骨质疏松日前夕致中老年朋友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