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18-20日,“2019中国产后康复(中原)论坛暨产后康复与生殖健康产品及技术博览会”于河南郑州举办。
10月18日,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产后营养学组(下称“产后营养学组”)成立大会成功召开,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知几未来研究院等全国40多家医院及科研机构的产科和营养科专家参与了本次大会。
在19日的产后营养康复分论坛上,众多专家就产后康复与营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干预、孕期肠道菌群与产后肠道菌群恢复等新议题成为热门话题。
产后营养学组的成立旨在推动产后康复服务模式向 “精细化”“个体化”方向迈进,促进产后康复学科发展。为此,产后营养学组成立后,将逐步开展指南编写、人才培养、社会活动、科普宣传和机构建设工作。
目前,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邀请撰写的《产后康复指南》营养分册,已完成大纲搭建。《产后康复指南》将建立完善的产后康复标准,为人才培养、机构建设和产后康复的发展奠定基础。

产后营养学组成立大会现场

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任保深秘书长发表致辞
任保深秘书长代表产后康复专委会发表致辞,他表示随着全面二胎政策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孕产妇数量逐渐增加,产后康复的内涵也不断深化,产后康复专委会面对日益增长的产后康复需求,越来越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支持在产后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后营养学组成立旨在将产后康复服务模式与母婴肠道微生态、全周期健康管理、产后营养等结合起来,使服务向“精细化”“个体化”方向迈进,促进产后康复学科发展。

任保深秘书长为马良坤教授颁发聘书
经大会投票选举,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马良坤教授当选产后营养学组第一届主任委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旻、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滕越、知几未来研究院院长刘林娜三位专家当选产后营养学组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马良坤教授做学组工作规划报告
产后营养学组主任委员马良坤教授做学组工作规划报告,她表示产后营养学组接下来将以指南编写、人才培养、社会活动、科普宣传和机构建设这5方面为重点展开工作。
指南编写方面,产后营养学组主要负责中国《康复医学指南》系列丛书第二批编著工作中产后营养内容的编写,产后营养学组将引入新的国际化理念,制定科学全面的产后营养规范,尤其强调要将产后产妇及婴幼儿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监控及干预纳入到指南工作中来;人才培养方面,计划举办两届产后临床营养师培训班,以提高广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院产后临床营养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产后临床营养管理人才;社会活动、科普宣传方面,产后营养学组计划组织月子中心医生点评排行榜和科普比赛、翻转课堂等。
此外,产后营养学组还将充分发挥在产后营养方面的专业性,全力支持产后康复专委会进行产后康复门诊建设工作。
马良坤教授认为,产后营养学组每位专家都有其个性和特长,会上组织大家分享交流产后康复工作经验,互相学习促进。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科主任王艳琴在产康人才培养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培养青年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包容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帮助青年医生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北京市大兴红星医院朱晓医师在科普方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科普要做的,就是纠正错误的观念,传达科学的正确的观念,并鼓励人们落实到今后的生活行动当中,这样我们的健康中国梦才能够达成”。

产后营养学组部分专家合影
据悉,产后营养学组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委会发起成立,受到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的产科和营养科专家的支持,知几未来研究院作为产后康复专委会指定“专家工作站”,协助统筹本次大会。
接下来,产后营养学组将结合产后康复产业发展的特点,初步构建一批在产后康复与营养领域的社会服务、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项目。以产后康复学科建设的战略需求为牵引,将肠道微生态检测纳入产后康复与营养临床检验指标,共同开展前瞻性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推动产后康复服务模式的全面发展。
同期,在10月19日的产后营养康复分论坛上,产后营养学组专家围绕孕产营养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探讨。“肠道微生态与母婴健康”成为本次会议的热门话题,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围绕“肠道菌群与妊娠期糖尿病”“肠道菌群与母乳”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演讲。会场内座无虚席,专家们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产后营养康复分论坛现场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李旻副院长发表演讲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李旻副院长分享了“个体化的营养与运动促进产后盆底康复”的主题,女性妊娠会对其盆底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尿失禁、粪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问题,通过控制产后营养可以对这些问题起到一定作用,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可以改善尿失禁,女性维生素D水平越高,患盆底疾病的风险就越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窦攀主任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窦攀主任围绕“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营养治疗”主题展开演讲,近年来孕产营养与产后康复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如果说,胰岛素和药物治疗、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构成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那么,营养治疗就是驾辕之马,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许雅娟主任发表演讲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许雅娟主任演讲主题是“妊娠期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解读,妊娠晚期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变化,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细菌计数整体上升,α-菌群多样性显著下降,β-菌多样性显著上升。
专家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释放脂多糖炎性因子,可以造成多种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产生炎性反应,导致胰岛素抵抗,出现妊娠糖尿病。

知几未来研究院刘林娜院长发表演讲
知几未来研究院刘林娜院长进一步分享了肠道菌群与母婴健康的内在联系。孕期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便秘等疾病的发生,不仅如此,母亲与子代之间的菌群垂直传递影响子代健康,增加子代腹泻、便秘、过敏、哮喘等疾病风险。
研究显示,科学的菌群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但由于个体肠道微生物分布特征的异质性,相同的干预或治疗方法在不同个体上产生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不同。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可以基于个体肠道微生物分布规律进行客观呈现,是制定有效治疗办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原广西大学副校长魏远安教授发表演讲
原广西大学副校长魏远安教授阐述了“产后康复新观念:肠道菌群的调控与营养干预”,展示了益生元营养干预在调节免疫、减少感染以及改善缺铁性贫血促进钙质吸收等多方面的作用,益生元干预可以帮助产后女性控制体重、润肠通便、控制慢性炎症,促进产后恢复。
记者从产后营养学组了解到,本次论坛开辟了产后康复服务模式的全新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产后康复学科与母婴肠道微生态的结合,未来通过将肠道微生态检测纳入产后康复与营养临床检验指标,提高产后康复学科整体技术水平。
产后营养学组将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的健康中国的建设路径,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在产后康复学科建设、行业规范标准制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齐发力,保障孕产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