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已连续举办二十二年,今年将继续为全国高校朗诵艺术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平台,鼓励当代大学生用有声语言传诵经典、升华经典,将爱国主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在八月份第二十一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也拉开了序幕。川影播音主持学院大学生朗诵艺术团的成员们,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从选稿到排练再到制作相关的音视频,最终排演出了8个初选作品。
10月21日,在金牛校区演播剧场内进行了此次齐越节初选作品的审查。播音主持学院院长赵小蓉教授、副院长李丹副教授,和大学生朗诵艺术团负责人叶轶凡老师、闫庚老师到场审核。


同学们的精彩展现












老师现场点评

赵小蓉老师在所有朗诵作品结束后,针对每部作品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并强调了肢体语言在朗诵作品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在一个作品呈现的时候,每位朗诵者彼此之间都需要有倾听感和认同感。
并举例,在舞台上踱步,节奏一定要把握好,万万不可让肢体语言带跑了朗诵节奏。
李丹老师随后总结到,参与朗齐越节朗诵作品绝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团队协作、分工明确。每一个作品的呈现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与付出。



最后
让我们听一听朗诵的同学们在这次活动
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赵泉胜
在我朗诵的时候没有达到状态的松弛,从而影响到了语言的表达,以至于整个人没有很好的融入角色。
作品主要是表达中国走向光明的艰难之路,每个人所描述的都是不一样的,从之前的愤慨,慢慢到充实,再走向繁荣富强的过程,它的情感是很自豪的。
由于在此次展演朗诵的时候,内心视像展开不精准,导致部分表达处理不好,想尽快消化掉这种情况!
@汪玉兵
这次排练已经是我第二次排练齐越节的作品了,感觉不会像以前那么迷茫,在创作稿件的过程中有了方向,也学会了主动去创作,去设计,包括舞台动作和舞台调度等,都有了这样的意识。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方说稿件细节的表达和处理,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在这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改变。
@魏如昕
从最开始对一个稿件的第一次阅读,到一步步的打磨一次次的排练,在准备期间对每一处稿件的处理理解有一致也有分歧,但是每一次与团队讨论时,思想的碰撞也往往产生了更多更好的灵感。
自身而言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在这每一次的练习当中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
@田淏
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排练到很晚的时候夜深人静,我们会在最后慷慨激昂的片段大声朗诵出去,非常痛快也算是释放压力。
有时候我们放不开,我们就会跑到学校的月亮广场,站在台上假装是主人公在演讲,通过这种方式来找感觉,增添内心视象。
@邱选丰
收获有很多,之前并不了解亚丁湾护航对于海军而言意义有多大以及多么危险,更不知道他们需要经历些什么。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到如今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海上力量。
从日常的排练角度来说的话,我们的基本功提升了很多,根据老师的建议和专业的指导,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练声,同时也意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


祝愿参加此次齐越节朗诵的同学们
都能够有所收获
在比赛中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冲鸭!!!!!!




审稿:赵小蓉
主编:余乐
指导老师:闫庚、叶轶凡
排版:王婉郦、宋佳、李乐杰
文稿:王婉郦、宋佳
素材:罗米娜、高铭遥、许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