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11年来最被低估的国产剧,89%的人都错过了

11年来最被低估的国产剧,89%的人都错过了

阅读量:3642465 2019-10-21


十年。
 
对于一个烂剧是一个时间的黑洞,吞掉热度,八卦,虚浮的刺激后一无所剩。
 
但对于一个好剧你会发现这十年是一个酝酿的过程。
 
它越来越好。
 
《我的团长我的团》

 
今年是它开播的十周年,评分从原来的8.3一路升到了9.3。
 
在弹幕里有说看过2遍的8遍的,年年看一遍的。

 
慢慢的它成了大家的老朋友。
 
你在里面不仅能找到民族大义,还能找安慰,找勇气,找快乐,找理解,找不甘。
 
五味杂陈。
 
说来奇怪,这是一部抗战剧呀。
 
是的,它是我心中最好的一部抗战剧。
 
但它不同于以往的抗战剧,总是为了历史的荣耀。
 
把敌人写得没智慧和品格,把自己人写成了没温度的功勋章。
 
最后宏大变成了空洞。
 
而这部剧不仅讲国家的抗战,也讲个人的自我觉醒,更有对战争的反思。
 

 
在缅甸边境的小镇上聚集着来自各地的一些败兵。
 
俗话说溃军不如寇,他们像一群烂人一样的存在。
 
天南海北的烂人聚在一块能干什么?
比烂。

每天没什么事,但有一件天大的事。
 
吃。
 
为了吃块西瓜能豁出命来。

 
但。
 
他们本来就这么烂吗?
 
比如这群人中为首的孟烦了和迷龙。
 
孟凡了他出身书香门第,学富五车,机械知识手到擒来,在那个年代他还会英语。
 
他心中本也有个“少年中国”。
 
什么是“少年中国”?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是国家的希望。
 
但如今他已经打了5年的败仗。
 
少年在自己的国土要埋头鼠窜,国之不国,希望何在?
 
因打仗离开家乡东北11年的迷龙,与他们不同。
 
他不仅烂还狠。
 
因此他就成了这群人里的恶霸。
 
平常最爱针对的是他的老乡李乌拉,可是后来李乌拉死了,身体都硬了。
 
逃命的迷龙还是要背着他。

因为只要李乌拉还在,就能让离家11年的他能有家的感觉。
 
这群烂人,准确的说是伤透了心的烂人。
 
因为战争剥夺了希望,剥夺故乡,剥夺家人,剥夺了所有你赖以生存,看作是命的东西。
 
死人无法被祭奠。
 
而活着的备受煎熬。
 
背井离乡让他们有些寂寞。
 
于是比烂。
 
一无是处的他们也需要点安慰。
 
于是比烂。
 
他们其实想好好活,只是不知道如何活。
 

 
什么样的人最珍惜活?
 
从死人堆里挣扎出来的人。
 
龙文章就是这样一个无论如何都要活着的人。
 
因为他是从死人堆里挣扎出来的。
 
祖上是给死人招魂的,又流落各地参军,看尽了死。
 
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疯子。
 
我讨厌这样的眼睛。看你时他是仵作,你是尸体,这样的眼睛不会隐瞒必然的死亡。这样的眼睛告诉你,他杀过很多人,那也是他的同类。他丢弃了很多事情,他经历过很多次的冷静与疯狂,伤逝与与悲悯来自尸山血海的眼睛。……他是个疯子,只有疯子才会在这样的世界里这样平静。
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了这群烂人的团长,组成了一只川军团,也叫炮灰团。
 
无论情况多糟,他永远精力旺盛,干劲十足。
 
什么准备都还没做,躲都来不及,他就敢孤身摸进日军虎穴。
 
当炮灰团们想退下去的时候,他却带领他们赢得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胜利。
这时还给下属们跪下来喊他们爷爷。

但他真的是乐观吗?
 
全剧只有一次他哭了。
 
为了能够让外国友军老麦帮助自己的团学会使用枪火弹药,他终于不再装疯卖傻,痛哭流涕地给老麦跪下求他。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眼睁睁看过太多的同胞死于战争,国家失去了太多的土地,家国沦丧,溃不成军。
 
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有着在异域一样的恐慌。
 
就像迷龙一家三口决定离开战场,过安生日子。
临走时孟凡了给的祝福是什么你能猜到吗?
 
你们路上,别死了。

这就是那时的中国,在战场上会死,不在战场上也会死。
 
那哪儿是家呀?哪儿能给我们普通人一个安稳的家呀?

他的乐观一直都太让人绝望。
就像乐极生悲,那悲极也可以生乐,而这种乐其实是癫狂。
 
他用他的癫狂吸引这些漫不经心的人的注意。他用他意想不到的乐观撑住这些人的听天由命。
 
在他的带领下,这群炮灰们终于也想活个人样了。
 
曾经他们睡眼惺忪,现在他们却也开始擦亮了自己的枪。
 
曾经他们都没个人样,现在开始尊重别人了。
 
原来遇到日军就只会躲,但现在抽签决定去对岸救孟凡了的父母时,他们竟开始不顾性命主动要求去。
 
他们在祖国的对岸拼死杀敌。
 
他们仍怕死,但他们开始更怕死。

 
《我的团长我的团》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远征军为历史背景,这是一支组建于1942年的军队,跨出国门在缅甸抗日。
3年3个月,我军出兵40万,死了近一半。
导演康洪雷为了尽可能还原战争场面,花费了3700万打造壮观的场景,40%的战争场面,700余支真假枪支,请来韩国特效烟火小组加盟。
剧组的楼道里贴满了那个年代的照片,有的演员屋里还放着枪。
 
但这样的极致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危险。
 
有人应该注意到了,每集的开头都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永远怀念为剧本献出生命和鲜血的战友们……

在拍摄战争场面时,多次发生了事故,其中有人受伤更有人死去。
 
所以这个戏,几乎是演员们拿命去拍的。
 
导演在事故发生后有8天没睡觉,他说:当事情放在你面前真的是考验你所有的所有。
 
这个所有包括你的生命。
 
这时所有人都在考虑要不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拍下去,包括段亦宏,在这段时间,他找过张译喝闷酒,跑步发泄,把自己关在屋里。
我问我自己你干嘛呢?亲眼看见一个生命瞬间的消失掉,亲眼看见满脸是血。救我,救我。我不想把戏交代在一部戏上。这不是我第一部戏,也不是我最后一部戏。你到底想要什么,在乎的是什么,要想走人太容易了。但是我又会问我不拍了会很舒服还是很难受。我觉得我会难受。我觉得我会被禁锢住。我不知道这个时候生命是可贵的,还是我禁锢了生命。你觉得哪个更像你,更使你踏实。更有一种存在感,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我怕我生命禁锢住。那你就按照你的本意去做,当我决定要拍下去的时候,我太舒服了,太释然了。
最后在他的动员下,大家都决定要继续拍下去。
 
导演康洪雷哭着给演员鞠了三个躬。
 
张译当初看完这个剧本大纲就哭了一个小时,为了拍这部戏,半年没有接任何戏,就为着等这部戏开拍。
 
但他拍到第三天就撑不住了,甚至现在他都特别不愿意回忆。
那种心理上的折磨。所以我特别不愿意回忆那个时候的心路历程,对于我来讲到现在都是一个挺残忍的事情。因为那一段历史很值得人去纪念,很血淋淋的。如果没有那些人的话我们的国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一想到《团长》很难受,因为这个故事我以前不知道,直到看剧本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个角落叫滇西,这个角落里有一群这样的人叫老兵,在这个老兵很沧桑的脸上或者说很平淡的脸上,胡子拉碴,邋里邋遢的,甚至有些真是垂垂老矣,很多人已经故去,还有一些健在的人,从他们身上竟然能看到那么了不得的一段历史,可是他们自己现在很平淡,这个让我觉得一群巨人。

张国强拍完这个戏后,导演说他变化最大。
 
迷龙说:
 
生活在戏里让人苍老,眼角搭拉下来。
你会发现大家拍这部戏都陷在这个戏里了,活在戏中,又在戏里死了一回。
 

除了龙文章和孟凡了,迷龙,但凡看过这部剧的人,也绝不会忘掉下面这些人。
 
在死的时候永远可以给人一双手握的郝兽医,因为怕被忽略所以总管人要东西的康牙,平常最懦弱却永远衣服最整洁要活出个人样的阿译,是妓女的小醉却比谁都纯洁……
 
他们每个人每张脸,都能让你想起个哭笑不得的故事。

这就是这部剧与以往的抗战剧的不同。
 
因为尊重个人,所以历史有了温度,也正因为看到人,才更体会战争的冰冷。
 
与其说这是个抗战片,倒不如说这是个反战片。
 
这部剧是以孟凡了的回忆录写下来的,而他是这部剧最后唯一活下来的人。
 
就像《百年孤独》一样,活人看死人看尽人间沧桑。
 
它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这部剧主要讲的是历史上存在的松山战役。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中日伤亡比7:1。十四年抗战,中国陆军阵亡300多万,空军几乎打光。如果再算上被屠杀、间接伤害的平民,中国的受害者多达3500万。而日军阵亡,却仅50万上下。
3500万个家庭,失去了他们的亲人。
只要开始打仗了,胜不胜利都是一场悲剧。

在《我团》这本书的收尾部分,有这么一段关于90岁老头子孟凡了的日常:
 
刚下来的菜很新鲜,我得回家,得趁新鲜让他们进锅里。我起身,我走人,今天又有小小的胜利,又新鲜又便宜的蔬菜。
……
我回家做饭。
买了一个蔬菜就会感觉是一场胜利,我相信这是他从心底里发出的感叹,也只有他能发出的感叹。
 
因为战争太累了,太痛了,耗费了他的心力。
 
如今能吃上饭,平安就是福啊。
 
这是经历过战争才能发出的感叹。
 
这是中国的军人从民国开始花了14年、3500万人命换来的安心买菜的权利。
 
也许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太理解他的这种胜利,因为我们离这些英雄们太远了,光读这些烈士的名字可能都会觉得有一点枯燥。
 
不求大家能把他们记全了。
 
但今日我辈有幸能安享太平,是他们拿命换来的。
 
只希望大家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实现你想实现的。
 
广阔天地,能够大有作为。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