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海南一号”“三亚一号”等10颗卫星将组成“海南卫星星座”

“海南一号”“三亚一号”等10颗卫星将组成“海南卫星星座”

阅读量:3638290 2019-10-21


点击蓝字关注我
10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对外公布了“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迎来新的一页。

听到这一消息,
负责“海南一号”设计研发的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天梁又喜又忧。
喜的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迎来新的一页,发射“海南一号”卫星就是购买的“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忧的是,在还未发射过商业卫星的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海南一号”卫星,需要办理各种手续,发射日期一推再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
“时不我待,即便自己买火箭发射,我们也要确保‘海南一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部队出身、清华博士后毕业的杨天梁依旧保持对航天的高度热情。即便面对一系列商业卫星发射障碍,他也没有丝毫动摇。
  
在杨天梁心中,完善全国雷达网布局,为海洋渔业执法、海上安全生产、海洋环境监测、海事救助、海洋预报减灾、海上维权执法、海域海岛监控、海上安保等领域提供专业化的海洋监测综合信息服务只是第一步。实施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建设商业航天强省,才是历史的选择与使命。当商业航天的大门打开时,面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海南亟需加速奔跑!
  
1
完善全国雷达网布局
执法人员坐在屋子里就可对海面
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行为进行动态监控
离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5海里外的海域上,一艘渔船在休渔期悄悄出海了,电脑上近海雷达综合监控系统里的小图标闪烁着……
  
依靠三亚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亚寰宇”)研发的雷达综合观监测系统,执法人员坐在屋子里就可对近海20海里范围内的大中型船舶实现跟踪识别,对海面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行为进行动态监控。
  
三亚寰宇于2016 年11月17日由海油信科、中电科海信院、北京海兰信等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为海洋渔业执法、海上安全生产、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预报减灾等领域提供专业化的海洋监测综合信息服务。
  
2019年9月26日,三亚寰宇引入国家级母基金战略投资5000万元,投资方为国开母基金。国开母基金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大型人民币母基金,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母基金之一。
  
目前,三亚寰宇已初步建成中国近海雷达综合监测系统,覆盖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天津、河北、辽宁等中国主要沿海省市的近海海域,形成为涉海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布局。
  
此次引入战略投资后,三亚寰宇将进一步完善全国雷达网布局,拓展以近海雷达网为核心的海洋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未来,公司将通过建设地波雷达网、整合利用社会存量感知设备、扩大感知网覆盖范围和监测要素,进一步加强数据资源整合,以信息服务为牵引,构建海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
  
杨天梁介绍,目前,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已经引进或培育80多家高科技企业,三亚寰宇只是其中之一,这些企业基本覆盖卫星遥感信息全产业链。“结合海南低纬度、近海等自然条件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三亚卫星地面接收站等资源优势,未来,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卫星遥感信息产业聚集区。”
2
一个星座,10颗卫星
南海的每一座岛礁、每一艘船舶,
都处于巨大的卫星“保护罩”之下
“完善全国雷达网布局,离不开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强力支持。”杨天梁说,“海南卫星星座完全是基于海南的地理条件和发展需求设计的。”
  
海南是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也是海岛最多的地区之一。海南管辖海域范围逾20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全中国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国家支持海南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同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第十五条中明确提出,“搭建航天科技开发开放平台,推动商用航天发展和航天国际合作”。
  
要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就需要快速、全面获得南海地区的有效信息,从而为权益保障提供支撑。卫星遥感具有快速、动态、全面、准确等突出优势,尤其是面对大面积海域动态监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处于低纬度区域的南海却存在着卫星遥感观测覆盖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对南海信息有效获取能力极低的问题。因此,开展低纬度区域动态监测遥感卫星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发射多颗卫星形成星座,可以实现对南海地区的实时动态观测,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准确、快速响应。
  
杨天梁表示,中科院三亚遥感所早在2015年就着手筹划“海南一号”卫星项目,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建设海洋强省的长远规划,逐渐形成建设海南卫星星座的构想。
  
海南卫星星座由“海南一号”“三亚一号”和“三沙一号”系列卫星一共10颗卫星组成。
◎根据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发射将在4~5年内完成,2019年发射“海南一号”一期3颗光学卫星;
◎2020年发射“海南一号”二期3颗光学卫星和“三亚一号”2颗多光谱卫星;
◎2021年发射“三沙一号”2颗雷达星。
  
据介绍,海南卫星星座发射完成后,将是“罩”在南海上空的巨大天网,海南可通过该星座获得南海及其周边超大范围的观测能力,从而实现对实时动态观测、南海地区开发和有效管控的重大需求。简单来说,“海南一号”卫星发射后,南海的每一座岛礁、每一艘船舶,都处于巨大的卫星“保护罩”之下,随时可以监控观测,这对于保护渔民远洋作业、及时完成海上事故搜救等意义重大。
3
海南商业航天有独特优势
要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行业加以支持,
建设航天卫星应用产业园集群
不到10年的时间,海南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航天科技领域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收发成功,标志着海南文昌成为中国又一个航天发射基地,使海南发展商业航天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杨天梁认为,海南发展商业航天有利于海南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比如发展太空发射、太空失重、太空跳伞等高科技太空体验旅游,热带农林病虫害监测等。航天商业发射每公斤成本约为2~3万美元,相比国内其它发射场,同型号的火箭文昌能多携带10~20%的重量。
  
此外,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可为周边国家提供航天发射服务,也可从全球采购航天系统和部件,在海南组装、发射,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杨天梁还提到,商业航天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系统为南海的船舶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可以利用遥感卫星监管船舶、环境、国土资源、海洋资源、非法海洋活动等,还可以利用成像雷达手段探测海洋内波,识别船舶、油膜等海面目标。
  
当前,海南商业航天发展的路径十分清晰。杨天梁称,要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行业加以支持,建设航天卫星应用产业园集群,形成“北有文昌航天发射,南有三亚卫星应用”的航天产业格局,打造发展商业航天的政策、人才、创新平台,汇聚商业航天的优势资源,还要融合航海技术,促进“卫星+智慧海洋”天海一体化技术创新。这些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热文推荐
1、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将进驻海南,开展督导“回头看”
2、公示了!海南医学院将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还有一所高校在筹设
来源:三亚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劲松
编辑:李丹丹 王鑫
审核:张睿轶 沈晔文
每天给你呈现一个新鲜的三亚
三亚日报官方微信号:syrbgfwx
分别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