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大先,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等。
叶炜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作家,这从他的创作路线就能一目了然。他似乎有三部曲情结,从最初写校园生活的“青春三部曲”(《大学.com.狼》《大学.com.羊》《大学.com.城》),到写农村与煤矿生态的“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再到即将出版的写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转型中国三部曲”(《乌托邦》《桃花源》《理想国》),都是怀抱宏大志向的长篇,可能也就是收在《狼王》集子里的五篇动物题材小说是中短篇。无论从篇幅还是从题材内容,叶炜都有种创作囊括一切的史诗的欲望。
只有那些有着巨大自信和强健体魄的人才能长生并实践如此宏伟的抱负,因而叶炜可以说是一个自我规划明确且有勇气将其实现的人。现实中叶炜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有着山东农民子弟的憨厚与坚忍。也就是说,他是个实干家,很少耽于梦想,而是当梦想一旦成型甚至还在初始阶段就开始行动,这当然有风险,可能会让他的作品因为疏于打磨而显得粗糙,但不妨碍元气淋漓的内在劲道,那种浑朴而雄浑的力道来自于他所生长的鲁南苏北豫东那片大地,那也是他着力书写的土地。
“乡土中国三部曲”是叶炜目前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它们共享着一个明确的神话原型的结构:他几乎在每部作品里面都设置了对现代理性来说不可理喻的神秘的现象,比如麻姑、土地神、托梦,诸如此类。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因为我们知道,现代性世界是一个祛魅的世界,但祛魅得可能只是在“大传统”上,或者说在世界的犄角旮旯和人心的幽微细处,总有那难以祛除的暗角。叶炜笔下着力书写的苏北鲁南地域,属于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鲁文化,即便在那样一个“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巨大传统中,还隐隐约约有着一个不能被工具理性和科学话语所扫除的“小传统”。这里显示出传统自身的多层面性,世界可能从来都不是语法单一的透明状态,而是包含了无数种认识的角度,麻庄所显示出来的只是传统多维度的冰山一角。
传统有其流动性。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传统始终是一个承传流变的东西,不是某种抽象的、概念化的、本质主义的、有着明显内涵和外延的东西。任何一种传统都是一种所谓的“活鱼要在水中看”。传统总是因应社会的变迁做出自己的调适,经过大浪淘沙不断流传下来的东西。它是一个边界相对模糊而核心比较稳定的东西,就像麻庄人的自然神学式的信仰,尽管经过了启蒙理性、革命、经济功利主义的持续性冲击,依然一息尚存,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所谓的“传统”。它是一个能够活动在当下文化建设当中的存在,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这个对话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说它是一个活着的传统,而不是被博物馆化的、供展示的存在。伽达默尔称之为效果的历史,这种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在现在发生了必然的转变,同时也作用于当下。
一般我们在各种话语中说到的“传统”,往往总是官方、精英的大传统与底层、民间的小传统彼此交相呼应、互相沟通,生发出文化活力的所在。叶炜的小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重要的价值,就是激活了那些曾经一度被主流话语压抑了的那些小传统。而“小传统”实际上是一直像草蛇灰线一样埋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面。
就人物与事件发生线索而言,我觉得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应该是《福地》,因为从小说的时间线上来讲,这是一个横跨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笼罩性的时间,涵盖了一种整体的观察视角。第二部是《富矿》,表现的是8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社会大转型,读者能明显地感到,在《富矿》中充满着一种欲望的躁动,我不知道叶炜是有意还是无意,让整个小说形成了一种氛围,就像暴雨前的那种郁闷、压抑、喷薄欲出的感觉。第三部才是《后土》,这个小说的时间涉及到新农村建设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农村的小人物、带头人,怎么开始搞新农村建设的故事,还涉及到他们的下一代想用新的理念来建设已经日益凋敝却又充满生机的乡土。或许在三部曲的创作中,叶炜一开始没有特别明确的想法,但是随着写作过程的深入,思路慢慢地明确起来,他意识到他有可能写出在苏北鲁南的这个小地域的整体性,从而让麻庄具有象征意味,进而希望以此来展现中国,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乡土变迁。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谓城镇化的进程,乡土中国的传统发生巨大裂变,生发出种种前所未有,堪称天翻地覆的新事物、新情感和新认识。
如果将叶炜放入到中国乡土文学或者说农村题材小说的脉络中看,他也有自己的独特意义的。我认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根本性的思想命题,就是公与私的关系转变问题。从解放区的赵树理开始,到柳青的《创业史》等反映土改与合作化的小说,明确的有一个集体化的、组织化的、公有化的理念在背后。实际上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念下,试图对分散的小农经济、小农文化进行整合,希望通过一种“天下为公”的社会主义理念来重新梳理界定国家与分散的小农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中间存在着一个缺陷,即“天下为公”的理念实际上是没有个体的,就是说在集体当中,个人随时可以退隐到集体背景当中去,个人和集体是融合在一起的。这必然带来理论与现实之间衔接的困难,事实上“一大二公”也确实伤害了小农的积极性。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在各种教科书中都学到的东西,事实当然更复杂。比如,彼时对于农村、农业的损害,其实有着不得不为之的工业化和冷战的历史特定性。
新时期以来直到当下正在书写的乡土文学作品,一直在清算这笔历史旧账,并且掉转了一个位置。“私”的观念被重新提炼出来,一直延续到《白鹿原》这样的新历史小说之中,实际上把民族国家这个集体理念放在一边,或者将集体与个体对立起来,突出农民个体利益、家族本位或者乡贤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看到,公私之间的交织在几十年间发生的意味深长的变化,事实上晚近三十年代的农村与农民形象几乎已经窄化和固化,反倒丧失了现实感。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笔下的新一代农民子弟,大学毕业之后或者外出打工归来,再次投身到乡土建设当中,公与私连在了一起。这可能在他那里是不自觉的显现,人物刻画也许有某些粗疏和生硬的地方,却意味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即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在文学中重新弥合那已经在现代商业化进程中日益四分五裂的共同利益。因为只有将新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文学传统中对于乡土中国的不同书写重新加以整合、提炼,才有可能形成我们时代的乡土中国形象,这才是生生不息的“传统”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辑是郝敬波、宋学清、田振华、温德朝诸位学者对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和动物小说的评论。另,“转型中国三部曲”分别以知名教授史真、农村出身的大学生陈敌、以及走出高校理想国的牛万象为主人公,观照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和理想追求,直面现实生存与精神危机,叩问时代的种种困惑,从而使小说具有一种强烈的介入性,相信这个系列的出版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讨论。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文章摘自《新文学评论》2019年第3期
本辑目录
刘大先:主持人语
郝敬波:如何重新表达人与土地的关系
——叶炜小说论
宋学清:新时代语境下新乡土写作的“新”特征
——从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说起
田振华:叶炜“新乡土写作”在当下的重要意义
——以“乡土中国三部曲”为中心的考察
温德朝:论叶炜《狼王》的动物叙事
中国新文学学会
公众号主要推送中国新文学学会的会议通知、会刊资讯、会史资料以及相关信息。
中国新文学学会的会刊:《新文学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新文学学会、
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 编:430079
电子邮箱:xwxpl@sina.com
电 话:027-67868472
公众号编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谭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