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塘汉服文化节定在了10月26号到29号。
如果你喜欢汉服,或者有古镇情怀,下周的今天,你来到西塘,一定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这个藏身在嘉善的千年小镇,有着古越文化的底蕴,也有吴侬软语的的浪漫。
一如一个娇媚的江南姑娘,面露微笑,安静地守在那儿,等待着有缘人穿过粘密的雨丝寻到自己。
来到了梦的小镇,老屋,小溪,渔船,客栈,窗子上标着的小句,一切都布置得尽心尽意,只等那么一次偶然的相遇,来结束这铺垫了很久的前言。
整座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群玉山下,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游,放灯烟雨长廊,踏板石皮弄堂,扁舟唱晚,来一碟青豆配上黄酒,甚是惬意。
在风雅恬静的西塘,点花钿,描青黛,一袭襦裙霓裳,曲裾轻舞,走过秦汉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一步步踏过青石板,梦回千年。
巷道纵横的西塘,最配丁香般的姑娘。撑一把油纸伞,轻挥衣袖,带起清风阵阵。
静谧悠远的青石板路,揉碎了江南清秀婉转的朦胧烟雨。白墙灰瓦雨如烟,古巷石桥月半弯,走进西塘,在薄雾的晕染下,如同踏入了一幅淡彩的宣纸画。
仰望窄窄的天空,被乌瓦粉墙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每一段都能让人读半天。
石皮弄是西塘最著名的一条弄道,狭长的一线天,窄仄到只能容纳一个人。
脚踩青石板,两侧是高耸的大宅石墙,想起从前,墙的那边是几进几出的深宅大院,心中便升起了几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悠远。
细步于烟雨长廊,流转在古老的水榭人家,不经意间,就邂逅了千年的历史沉香。
廊棚苍老,弄堂幽深,身着轻盈飘逸的汉服,似乎辗转踏入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在西塘的清晨,伴着日出从朦胧中醒来,对镜梳妆,挽起云鬓,等待安静的古镇慢慢变得热闹。
日光渐渐暖了起来,沿街的各色店铺,老板熟练地把门板一块块收起来,开始一天的忙碌。
身着汉服的翩翩少年和温婉女子,走街串巷,阳光下的背影更加柔软。
穿过廊桥,在一棵苍劲的古树下临水而坐,一边吹着河风一边看流水潋滟,可以像神仙一样的惬意悠闲。
雨水顺着白墙黑瓦滴答落下,眼前的景物忽然变得潮湿且失色,一如百年前的黑白底片逐渐显色,回忆挤压着落回民国时代。
水是江南的脉搏,亦是西塘的灵魂。乘坐乌篷船,在吱吱呀呀的桨声中缓缓摇晃,沿着胥塘河蜿蜒流过,随小船驶向远方,江南水乡的风韵一点点映入眼帘。
远眺西塘,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
枕河人家也是悠闲的,慵懒的猫儿在河边挠痒痒,调皮的小女孩嬉玩着盆里的几条小鱼,西塘的日常,平淡而温暖。
河边小憩,倚阑握卷听风起。一回眸,一蹙眉,便惊艳了千年的时光。
微风渐起,送来阵阵丹桂幽香。天空行云飘过,掬一把明清的水,时间在此刻定格。
西塘的桥多,像一本本古旧的老书。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顾盼生姿翩若惊鸿。
胥塘河上,方的、拱的、多边形...每一座桥都造型各异,随着时光的流逝,散发着古老而又温情的味道。
千年的古桥,阅尽了两岸旧事新人,沉淀了百年繁华落尽。
送子来凤桥又名晴雨桥,位于烟雨长廊的尽头,这是一座三孔石板桥,桥顶有棚可以遮阳避雨,两侧有护栏和长条石凳,别致的造型很适合取景。
桥头商铺林立,水中倒影婆娑,交织纵横的河道两岸,粉墙瓦屋高耸错落,描摹出水乡诗画。
一座座石桥,牵起了整个西塘的前世今生,勾连起西塘几百年的沧桑与变迁。
夜幕低垂后的西塘,又是另一番美景。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红衣佳人白衣友,朝与同歌暮同酒。
夕阳西下,古镇的房屋、树木渐成剪影,在霞光的映衬下闪烁着深褐色的光影。
灯笼亮了,一排排映照在水面上,水色凉了,宛如丝绸般柔和,却又流淌着浓浓的爱意。仿佛一瞬间,回到南宋市井。
灰墙、水阁、小船、石桥....白天走过的路,到了晚上仿佛变了模样,在灯光下显得朦胧而陌生。
慢慢地,整个西塘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高高悬挂在檐角、门前、廊沿上,映着的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清秀俊朗。
夜渐渐地深了,街旁各式各样的窗门和花灯,透出淡淡的黄色。日渐寒凉的秋天也因为这样柔和的光线重新温暖起来。
以前也觉得古代人的裙子太长了,拖到地上真的很心疼,后来终于明白因为这样古代女子走起路来才能莲步生花,虽然汉服穿起来略微复杂,但也代表的祖宗对待生活的认真态度。
希望我们的这些美好文化可以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end—
◇ 声明:本文由约伴吧旅行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来源:原来是柒公子 东八区杭州等◇ 编辑:小伴◇ 关于版权:约伴吧旅行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l78668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