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研究发现,非瘟病毒颗粒包含3万余个蛋白亚基,组装成直径约为260纳米的球形颗粒,是目前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得到解析的最大病毒颗粒。步志高介绍,目前中国非瘟疫苗的实验室研究阶段和中试阶段都已经基本完成
非洲猪瘟病毒与其他病毒的直径大小比较。图/中科院官网
文|见习记者 徐路易
中国科学家日前宣称,首次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ASFV)结构。北京时间10月18日,知名国际期刊《科学》杂志官网上刊登了中国研究团队的论文《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机制》。该研究解析出了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为揭示非洲猪瘟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以及逃避和对抗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院士、王祥喜研究员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18日,研究团队在北京举行了相关成果的新闻发布会。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中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通报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随后病毒很快传播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参见财新网专题“非洲猪瘟后遗症”)。
(本文来自新闻原创付费阅读网站“财新网”。如有意阅读全文,可选择单篇购买,或者直接订阅。谢谢!)
热门文章:
药还怎么审和睦家天价易手他们为何吃药成瘾国产肿瘤免疫药圈地肿瘤用药基因检测乱象争议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带量采购动了医院的奶酪一种误诊漏诊率近9成的疼痛为什么每年走失50万老人?压床:ICU不能承受之重在中国研发孤儿药百白破疫苗忧患尘肺病案中案变色的“淡蓝罕见病移民
更多相关文章:
非洲猪瘟肆虐疫苗快速研发现实吗? [2019-04-15] 非洲猪瘟(ASF)仍在蔓延。4月4日至8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先后通报称,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西藏林芝市和新疆叶城县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至此,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爆发非洲猪瘟的省份达30个,仅剩下海南一个未通报爆发的省级行政区。自2018年8月传入中国,全国疫情总数已增至122起。
虽然农业农村部迄今未公布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造成的整体影响,但一系列调研报告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生猪养殖和消费地的中国,非洲猪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非常惨重。(参见2019年3月25日《财新周刊》封面报道“猪瘟凶猛”) 抗菌素最后防线告急人类无药可用祸起饲料? [2017-02-22] 在抗生素滥用的背景下,在临床抗击细菌感染中有“最后防线”之称的粘菌素(colistin)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失去效力。随着人类“无药可用”的担忧日益加剧,中国政府试图采取措施扭转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告诉财新记者,从2017年4月份开始,粘菌素将被禁止用于促进禽畜生长,只可用作兽药给禽畜治病。
禁令与细菌耐药风险有关。公开资料显示,粘菌素最早发现于1959年,又名多粘菌素,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流感杆菌等多种常见细菌都有抗菌作用。由于粘菌素可能会对人体肾脏造成损害,其一直没有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仅被用于治疗动物疾病或促进动物生长。
《自然-微生物学》:中国家禽生产流程中普遍存在耐药基因 [2017-02-07] 抗生素的滥用,一直被认为是让自然界的细菌加速进化,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动力。很多科学家推测如果这个势头不被遏制,人类终将无药可用。而在禽类养殖场中,由于养殖条件差,往往需要使用大量抗生素防治疾病,这也让肉用禽类成为培植耐药细菌的温床。
而这次最新的发现,是中国学者在家禽的整个生产流程中发现普遍存在能让细菌对两种重要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这两种重要的抗生素——碳青霉烯和粘菌素,被用于治疗可能具有致命性的人类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被称为“最后防线”抗生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等人2月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的最新成果,首次揭示了中国家禽体内的大肠杆菌中,两种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扩散状况。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财新网。
责编|冯禹丁版面|刘登辉 李兰馨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员邮箱:denghuiliu@caixin.com商务合作:Fiona 1861289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