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省定贫困村到如今全国文明村,从曾经脏乱差的空心村到现在“绿富美”的旅游古村,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到各地考察团取经必去的“网红”村……近年来,英德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文明工作,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涌现出九龙镇河头、浛洸镇鱼咀、连江口镇连樟等一批脱贫攻坚的“样板村”。
英德市连樟村通过脱贫攻坚,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目前,全市已有逾4.1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预脱贫标准,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5.71%,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19.49元,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16.93元。
树立旗帜
建强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
英德地处粤北山区,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了较大比重,且有相对贫困村78个,贫困群众43319名,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在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英德市委书记吴耿淡曾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强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对脱贫攻坚的旗帜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带领脱贫的“主心骨”和“主力军”。
近年来,英德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在行政村一级设立党(总)支256个,在村民小组(自然村)一级单独或联合设立党支部1066个,把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任务细化和量化为驻村干部的管理、贫困村党支部建设、党员参与脱贫攻坚等多项指标,并将脱贫成效纳入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政绩考核。
与此同时,英德持续选优配强镇(街)工作队伍,24个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全部具有2年以上基层领导工作经历,317名班子成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5.2%;平均年龄45岁,35岁以下占7.3%;累计在市直单位选拔24名优秀年轻干部、10名行政村党总支部书记和14名镇(街)事业站所负责人充实镇(街)领导班子;为镇(街)机关补充年轻大学生220人。
在村“两委”换届中,78条贫困村的5名支部书记和84名村“两委”干部被调整,一批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当选为村“两委”干部。此外,该市还为78条贫困村聘请了76名专职和2名兼职的扶贫专干。
如今,村党组织这个“大本营”建强了,村“两委”干部这支“排头兵”建好了,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点燃了,党的旗帜在贫困村高高飘扬起来。
九龙镇寨背村党总支通过开设“党员建言献策箱”,征集“迫切需要党组织解决的一件事”以及“所在村小组、贫困户急需解决的三件事”,形成《寨背村民生工程项目库》,切实解决了村中的生产用水、生活用水、道路硬底化等问题;石灰铺镇乌坑村等多个贫困村党组织主导成立专业合作社,统筹财政帮扶资金,通过入股种植企业、建设种植基地等形式运作收益,帮助村民获得分红和租金收入;浛洸镇鱼咀村在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下,修建村综合性党建活动中心,以其为阵地,挖掘村中红色文化,大力开展革命优良传统的党建教育。
英德还充分发挥扶贫干部的“主旗手”作用,打造了一支脱贫攻坚的“一线先锋队”。2016年,省直、中直单位,广州市、清远市及英德市共选派78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英德从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181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通过每年轮训“第一书记”和出台管理、考核和激励办法,扶贫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横石塘镇龙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罗定迎驻村后,严格规范党总支部班子运行,激发党员领富带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争取了2600多万元改善村民出行难、饮水不安全、通信信号弱、供电不稳定、河水内涝等民生问题;鱼咀街村小组党支部书记詹红亮带头先拆除自家危旧房,并带动全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英德涌现出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其中3名扶贫干部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市四套班子实行“分片挂镇包村”工作机制;常委会多次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市委书记每年安排2个月的时间在基层调研,每月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强有力的举措,英德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使“关键少数”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了基层第一线。
创新举措
多项脱贫措施齐头并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英德依托本地红茶、蔬菜、麻竹笋、蚕桑等传统产业,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基地”“公司+贫困户+基地”等产业扶贫模式,在农业种植产业条件较好的镇打造农产品种植基地,由合作社、公司负责经营,贫困户参与种养,推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脱贫。
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被评为“中国百佳范例美丽乡村”。
从浛洸镇镇南村的蚕桑产业示范基地、大站镇大塘村的莲藕种植项目、西牛镇花田村的水蛭养殖场、石牯塘镇石牯塘社区的香菇基地,到连江口镇连樟村等蔬菜茶果、九龙镇河头村的百香果园和民宿……事实上,如今各种类型的扶贫产业在英德遍地开花,正以燎原之势带动广大贫困户向脱贫致富大步迈进。据统计,2016年至今,英德已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901个,参与项目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约48万人次,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约3000元/户。
扶贫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英德还在全省创新开展“百企扶百村(分散村)”行动,动员、组织民营企业和商(协)会与分散贫困村结对,以村企共建的形式参与扶贫,引导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各村资源特点,通过农业扶贫、捐赠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帮扶分散贫困户。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1家企业结对帮扶了155条村,企业共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带动超过2.5万名贫困人口增收。
英德还创新深度帮扶模式,促脱贫质量优质化。一方面,充分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与银行及企业之间探索创新“企业+金融+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帮扶模式,通过发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成立合作社,集中贫困户小额贷款金额,以合作社的名义租赁种养企业的经营权。并通过合作社委托企业代种代养形式,按照不低于保底收益的标准增加贫困收入。目前,分别获省农商行、省邮储银行授信3000万元和2000万元额度。本地企业八百秀才、英州红、正邦集团、锦潭小镇等也积极参与该扶贫模式,解决了400多户脱贫质量不高不稳的贫困户脱贫问题。
另一方面,结合贫困发生原因主要集中在因病、因残、因学、因缺劳力、因意外事故等,英德积极创新深度帮扶办法,制订了针对贫困人口从医、食、住、行、教等方面的一揽子综合保险方案,通过保险功能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住房保险、意外保险、教育补助”的补充保险,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五保户外)在脱贫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因灾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提高脱贫质量。按照目前该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除五保户)13134户计算,每户每年282元保费标准,预计总保费370.38万元,全部由广东扶贫济困日该市所筹善款拨付,加大对贫困户日常生产生活保障。从今年6月到9月10日,已赔付包括重疾、伤亡、生产、教育补助等累计147.28万元。
“奖补”机制
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英德着力探索两个“奖补”机制,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率先探索“产业奖补、就业奖补”机制,对完成种植或养殖项目达到一定规模的贫困户,给予奖补最高可获得4500元;实现稳定就业的,最高获得3500元。单户贫困户既参与扶贫产业项目又实现就业的,最高可获得8000元的奖补资金。目前共发放奖补资金6410万元,获奖补有劳动力贫困户共2.3万户7万人次,户均收入提高约2710元。
率先探索制定“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新农村建设激励机制。英德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结合起来,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原则,由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控制标准,把村庄建设工程具体事务交给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等村级组织,各村村民理事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创建成功并通过验收后,及时向各创建村兑现美丽乡村奖补资金。由此,群众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大大节省时间和费用,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目前,英德累计完成了3000多条自然村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美丽乡村1229条。其中九龙镇的活石水村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河头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和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连江口镇连樟村获得了“中国最美村镇乡风文明奖”。
电商助力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农村电商也是活跃农村经济、促进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英德立足本地生态和资源优势,注重培育电商这一农村发展新动能,把脱贫攻坚与发展电商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016年6月,英德市启动电商扶贫工作,是全省最早启动电商扶贫项目的县。英德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的特点尤为鲜明。
政府主导思路清晰,紧抓三个关键点:政策、资金和服务体系。在广东所有县(市)中,英德最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单位和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电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并出台实施加快电商发展的系列政策。随后,又设立农村电商发展基金,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及100万元电商工作经费。
据英德市电商办副主任宁丽芬介绍,通过“电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等模式,英德引导企业、合作社或贫困户合作,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逐步形成了“1+N”电商扶贫产业体系,“1”是电商产业园孵化基地,“N”是多个农村电商平台。
“我们引导电商扶贫企业、合作社入驻产业园,孵化企业,同时打开贫困户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在宁丽芬看来,“电商产业园管渠道、合作社管标准、企业(贫困户)管生产”是重要秘诀,可有效带动英德的农产品按照网络销售要求提升品质,变成“网品”。
“我们还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实现电商服务站点、物流体系两个‘全覆盖’。”宁丽芬介绍,该市目前共建成249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市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已趋完善;构建起从市区至23个镇的二段物流配送网络,实现物流快递全市24个镇(街)全覆盖。2016—2018年,全市电商快递件数年均增速为100.5%。
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成立5年,2018年电商总销售额超过800万元。“以前在淘宝上找英德红茶,只能在茶叶的‘其他’品类一栏中搜索。但现在,英德红茶已经家喻户晓。”该公司电商总监陈亚汉自豪地说。
目前,英州红已带动企业所在石灰铺镇186户贫困户脱贫、近400户农户创收增收。2017年开始,该公司天猫商城每销售一份茶叶就提取2元作为扶贫基金,定期发放给石灰铺镇的贫困户,截至今年6月已发放13万元。
英德市果康源专业合作社致力于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和引导农户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合作社现有社员38户,带动农户种植作物500多亩。
“以前水果成熟后,都是直接拉到集贸市场上去卖,卖不出高价不说,还不好卖,十分辛苦。”该合作社理事长宋勇辉介绍,现在通过电商,原本每斤不到1元的红薯,制作成红薯干后,放到网上可以卖到15元/斤,而且供不应求。在宋勇辉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农户加入红薯种植的队伍。三年多来,仅红薯一项,果康源合作社就收购了150多万斤。
2018年,该合作社线上营业额达到近400万元,其中纯利润就有100万元左右,带动合作社30多户社员和周边120户480多人脱贫,户均增收约3000元/年。
英德以“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目前已培育电商扶贫企业56家,打造了33个电商扶贫产品特色品牌。
如今,越来越多山区农民沿着“南果北调”之路实现脱贫。据英德市电商办统计,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电商扶贫企业56家,打造电商扶贫产品特色品牌33个。2016年以来,全市扶贫农产品网销总额达1.15亿元,带动贫困户就业或从事相关种养产业超4000人,约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0%,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约1000元。
与此同时,英德还通过开展电商领域就业帮扶及技能培训,带动一批种养大户、大学生、返乡青年等开展电商创业就业。目前,全市累计举办电商培训班1020多期,培训63326人次,带动10200多人成功就业。其中,仅英德“村淘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600个,183位农村淘宝合伙人月均收入超过4000元,300多位淘帮手人员月均收入超过2500元。
一张网连接城与乡。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成为英德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让英德真正把短板变成了“潜力板”,走出一条“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独特路径。
数读
◆逾4.1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预脱贫标准,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5.71%;
◆78名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181名党员干部驻村扶贫;
◆2016年至今,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901个,参与项目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约48万人次,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约3000元/户;
◆121家企业结对帮扶155条村,企业共计投入8000多万元,带动逾2.5万名贫困人口增收;
◆累计发放产业和就业奖补资金6410万元,获奖补有劳动力贫困户共2.3万户7万人次;
◆累计完成3000多条自然村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美丽乡村1229条;
◆累计培育电商扶贫企业56家,打造电商扶贫产品特色品牌33个;
◆2016年至今,扶贫农产品网销总额达1.15亿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约1000元。
来源:南方+
编辑:英德微宝编辑部
英德这个如画般的历史重镇!山水交融,物资丰饶,美食胜迹把你撩!
英德女子在奶茶店被殴打,警方迅速抓获施暴者!
城堡封顶了~巧克力王国乐园12月24日将在英德试运营!
盗窃摩托车、电动车警情较去年下降70.80%,英德公安持续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喜讯!英德这个地方入选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德来了多位专家举行义诊活动,博士后、硕士......
【308期】湖南94年男,身高175cm,月薪20000元,有房,开建筑公司
【1014期】英德招聘+房屋租售|招聘人事文员、司机、厨房学徒等职位!
喜欢的话,给英德微宝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