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他是清朝“在位”最短皇帝,介于光绪和宣统之间,仅3天便被废

他是清朝“在位”最短皇帝,介于光绪和宣统之间,仅3天便被废

阅读量:3607397 2019-10-20



温馨提示: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新历史怪”关注,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置顶本公众号或者设为星标,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更多免费的精彩文章!

顶尖世界

历史潮

顶尖派

历史奇闻趣事
点此关注
点此关注点此关注点此关注
来源 | 头条号历史有灵魂
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其灭亡时间距今不过107年,因此很为今人熟知。在清朝长达276年的统治生涯中,包括清朝的前身——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在内,总计有十二位君主登上历史前台,为清朝这艘巨轮掌舵航行,助其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点击此处,看不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
不过,由于身处封建社会的清朝统治者自身存在历史局限性,使得在面临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变革时,清朝统治者未能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反倒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因此,纵使清朝君主大多皆为勤政之明君,但总体大方向发生错误则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故而清朝后期滑落到了屈辱的深渊,丧权辱国、备受挨打,最终覆亡不可避免,当然这都是后世之人的事后人言。
纵观整个清朝历史可知:清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当属康熙皇帝,执政时间长达61年,也为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紧跟其后的便是他的孙子乾隆皇帝,执政时间长达60年。不过熟知历史实情的便知:这是乾隆有意“承让”,因为在执政达到60年后,乾隆身体还很硬朗,但因为承诺过不会超过爷爷辈的康熙,故退位做了太上皇,历时四年。假若乾隆不那么“孝顺”,这历史上“超长待机”的帝王记录非他莫属了。
执政时间最短的毫无疑问是末代皇帝溥仪,他登基之时,大清王朝早已风雨飘摇、病入膏肓,他的登基不过是象征性的亮相罢了。当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将两岁的他捧到冰冷的皇帝宝座上时,尚不谙世事的他只觉得寒冷难耐,便一个劲闹腾着想要回家。载沣只好哄他说“快完了,快完了”。这不经意的两句话让在场众人皆感不妙,并且还真一语成谶,果然3年后大清宣告覆亡。虽然一语成谶纯属偶然,但却实实在在道出此时众人对清朝是否能延续持极其悲观的态度。
除却这正宗的十二帝以外,清朝还有二“帝”,一位便是清初著名摄政王多尔衮,死时年仅39岁,死后受封“清成宗”,另一位便是介于光绪和宣统之间的“保庆帝”,当时他才15岁。
1.问鼎最高权力就差临门一脚,死后便惨遭鞭尸清算的“清成宗”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母亲为阿巴亥。作为后金开国皇帝的儿子,幸与不幸皆有也。幸运的是因皇族嫡系的原因,一早便受封为贝勒,并且有机会统领八旗军队,南征北战、建功立业;不幸的便是,自古无情帝王家,生于帝王之家的皇子,或多或少要与权力这一可怕事物染上关系,不管你心里有没有念叨它。
也正因为皇子身份对权力的莫大敏感性,因此,摆在失势皇子面前仅两条路可选,一是“争权”,即为了谋夺最高皇位不惜手足相残、血洗宗室,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另一条路则是“卖傻”,即无意于谋权之心,但却要通过装疯卖傻、堕落腐化来洗净身上的敏感迹象,如雍正的三子弘昼,在知晓父亲的帝位继承人人选后,虽能力和智慧在兄弟之上,但为了保全性命便开启了腐化自臭模式,用一世的风流换得了一生的安稳;而其兄弘时却反其道而行,明明知道登基无望却偏要多方运作,最终机关算尽、性命不保。如此说来,失势皇子命运注定跌宕起伏、颇有一番坎坷。

多尔衮便是这样的失势皇子,早在努尔哈赤当政期间,他便没了继承大统的资格。因为家兄皇太极已被钦定为继承人,并且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干得很是不错。多尔衮在此期间也是建树颇多,17岁时即跟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因军功被皇太极赐予正白旗旗主。在皇太极猝死后,多尔衮再接再厉,招降吴三桂,攻破山海关,引导清军入关,后打败了与之争天下的李自成,成功进驻北京,实现了满清由关外第一次走向中原的划时代之举,以此奠定了清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因此将多尔衮说成清朝开国奠基之人一点不夸张。
若说多尔衮一开始藏有问鼎最高权力的野心倒也冤枉他了,但皇太极的突然猝死却意外惊喜般地给了他这一机会。皇太极死前未留下继承人遗诏,这一致命错误使得权力继承出现了真空。于是军功显赫、资历尚老的多尔衮便有了问鼎之心。自古有能力者对待权力向来激情满满,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无疑也对多尔衮关注的东西虎视眈眈。好在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从中斡旋,予以折中,提议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是为顺治皇帝,这才平息了这场内讧。
老谋深算的多尔衮立马顺水推舟举双手赞成,虽然表面答应,但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而出。由于“拥立”有功,他取得了摄政王的显赫地位,随后通过手中膨胀的权力将政敌豪格予以铲除。之后大权在握的他便开始了慢性毒药式的侵蚀最高权力。
他的头衔三年间便连升两级,先是“叔父摄政王”,随后是“皇叔父摄政王”,最后是“皇父摄政王”。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就在他即将临门一脚,将皇位上的幼帝顺治踹下来自己就坐时,他在狩猎时竟意外坠马而亡,年仅39岁,不得不说还真有几分天意。不过令他倍感欣慰的是: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头衔终于如愿以偿,死后追封“清成宗”,配享太庙,并以皇帝礼仪安葬。
自古权力不比寻常物,因为它是无法用来分享的,对待它的态度或是完全与之绝缘,或是将它一寸不让拿下。多尔衮生前虽然与皇帝无异,死后也得以追封,但毫无疑问,毕竟还差关键的临门一脚,就因为这关键一脚未能及时踢出,使得他永远只能是个臣子。仅是一臣子却让当朝为之共事的皇帝追封他一假皇帝的封号,这让坐在金銮殿龙椅上的真皇帝情何以堪?
因此之后的他则凄惨无比,很快便有人告发他谋反,并呈上他私制的八补黄袍这一铁证时,顺治皇帝便毫不犹豫对其展开了清算工作,并给与了极其严厉的处罚: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挖掘多尔衮陵墓,鞭尸示众……
种种迹象表明:顺治皇帝对这个分享了他的权力,幻想与之平起平坐的男人是格外的愤慨,虽然这个男人是他的亲叔叔;虽然这个男人将自己从遥远的边塞盛京接到宏伟的紫禁城,举行了大清开国以来第一次像样的登基仪式,由此使得自己成为了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虽然这个男人对大清贡献巨大。但在权力面前,这些都是空气。
2,意外被皇位砸中,登基却成泡影的“保庆帝”溥儁
在说这位“帝王”之前,不得不说说他的“前任”光绪皇帝。
众所周知,清朝自同治帝开始,便进入了“皇帝成傀儡、太后掌实权”的后宫干政时代,之后连续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均被太后驾驭着没有自由,尤其是光绪皇帝,则更是如此。

点击此处,看不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
光绪皇帝为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之子,原名爱新觉罗·载湉,本与皇位无缘。由于同治帝年纪尚幼即去世,膝下无子,而权力欲望极强的慈禧太后出于控权的需要,将载湉推上了帝位,并且在其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载湉进宫后,慈禧太后亲自调教,为了增强载湉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慈禧让载湉改口喊他“亲爸爸”。
为何慈禧对载湉如此厚爱呢?这是慈禧出于血缘和政治需要双重考量下的结果。政治上,载湉的父亲醇亲王曾在“辛酉政变”中坚定地站在了慈禧这一边,因此受到了慈禧的重用,成为了军机处的实际掌控者;血缘上,载湉是慈禧胞妹的儿子,秉承着血缘上的高度融合性,慈禧相信载湉也将如其父母亲一样,坚定地与之站在一起。于是载湉尚且为4岁孩童之时,便将其推上了皇位,年号“光绪”。
但很显然,慈禧对光绪的希冀纯属一厢情愿般的自作多情。这位表面看起来唯唯诺诺的“亲儿子”,内心深处却对慈禧太后这位“亲爸爸”大为抵触。光绪大婚时,慈禧交给光绪一把如意,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皇后,光绪推托再三后便果真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向了自己心爱的人,但一眼瞟去,慈禧太后满脸怒容,光绪这才叹口气将其违心交给了慈禧的亲侄女。
当然最让慈禧颇为寒心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人士怂恿光绪为了变法图存,刺杀慈禧太后心腹荣禄,妄图移开慈禧这块绊脚石,而光绪皇帝居然同意了,并且还真秘密请兵去了。好在姜还是老的辣,对于这群还没“毕业”的书生,慈禧轻松“平叛”,并将这些“有心杀贼”的维新人士押往菜市口问斩。
经此一变,慈禧太后彻底感受到了他这个“亲儿子”有多陌生,“好心当成驴肝肺”,看来得赶紧换人,不然还真可能性命不保。于是慈禧遍寻宗室王公大臣之子,这时,15岁的溥儁便进入了她的视野。
溥儁为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之子,母亲是慈禧太后弟弟女儿,如此说来,慈禧太后仍旧还是相信血亲至上。光绪二十五年,也即公元1899年,慈禧太后颁布懿旨,将溥儁过继给同治帝为嗣,号“大阿哥”,正式确立其储君之位,并定于第二年举行登基仪式,改元保庆。
光绪二十六年,也即公元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儁便代替光绪皇帝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礼,正式代理皇帝职务,这便为众人传诵的“保庆帝”。对于溥儁而言,这真是“上天掉下个皇帝帽”,让其又惊又喜。不过正所谓乐极生悲,当慈禧太后将废黜光绪、另立保庆的想法一说,不仅遭到了朝廷诸多大臣的反对,而且外国公使也纷纷抗议。
之后又很不巧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等大事,逃亡回来后的慈禧太后为了平息外国公使的愤怒,遂将溥儁的父亲拉做替罪羊,给其安上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等罪名,革除其爵位,溥儁便也永远失去了登基称帝的机会,如此算来,溥儁这一“保庆帝”从意外被皇帝位砸中,开始代行皇帝职务到登基终成泡影,前后仅历时3天,堪称清朝“在位”时间最短皇帝。
3.两位“别样帝王”的“别样人生”对清朝影响评述
总体而言,满清在入主中原后,由于充分吸收了历朝历代的前车之鉴,故在维护政权稳定、维持有序继承方面较以往王朝大大前进了一步。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因为它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清朝没有出现如元朝一样的短命国祚;因为将王爷留京监视,故没有出现明朝那样的“靖难之役”;也因为制定了完善的后宫干政条例,并且设立了敬事房,落实了妃子侍寝不得超过半夜这一制度,避免了妃子向皇后吹枕头风的机会,故有效防止了外亲专权。虽然后来的慈禧太后大权独揽,成为清末实际统治者,但她慑于祖宗家法的严苛,实不敢迈出那一步,做第二个武则天。
如此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清朝有效避免了前朝出现过的各种内乱和政权更迭,使得其即使在面对空前民族危机之时,均能稳若泰山,这不得不说是其的一大进步。
既然制度如此合理,为何还会诞生两位“别样帝王”的“别样人生”呢?毫无疑问,即使再完善的制度总归有其漏洞之处。“清成宗”多尔衮的出现是因为皇太极不合格,未按照祖制礼法选定继承人,诱发了权力争夺战。而老谋深算的多尔衮便乘虚而入,毕竟最高权力谁不想要呢?不过好在上天未让其得逞,而即位的顺治帝也是一少年英主,故多尔衮加封“清成宗”纯属一小插曲,翻了个浪花便被历史洪流淹没了。
至于“保庆帝”溥儁,则更不值得一提,因为他只不过是当权者慈禧太后用以遮羞的布匹,同治去世换光绪,光绪不行换保庆。虽然他们都头顶皇帝头衔,但并未影响清朝这辆马车在最高统治者慈禧掌控下的行径轨迹。而且,废黜光绪、改元保庆,纵然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慈禧,也不敢任意为之,还得按照祖制礼法行事,并未逾越红线。因此当荣禄与庆亲王奕劻联名上奏表示反对时,慈禧也并未一意孤行,大行废立之事,如此才使得溥儁的皇帝位胎死腹中。
综上分析可知:虽然清朝出现了“清成宗”、“保庆帝”两位“别样帝王”的“别样人生”,但大体上还是严格按照清朝制定的政策有序运行,并未有逾越之处,也因此并未出现前朝的各种内乱,如此保证了清朝近300年的政权平稳。
这便是清朝十二帝之外的二“帝”,一是“清成宗”多尔衮,一是15岁的“保庆帝”溥儁。介于光绪和宣统之间的“保庆帝”溥儁由于未来得及登基便被废,故“在位”仅3天,如此使得他成为了清朝“在位”时间最短皇帝。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精彩内容
01、90后美女揭秘鲜为人知“潜规则”,看你拿烟的动作,就知道你...
02、“战狼”被告上军事法庭,只因他从军事基地带走了一个秘密……
03、登记结婚时,工作人员一直给我使眼色,上厕所时才知道原因
04、娱乐圈到底有多乱,4张陪酒的照片让你看清娱乐圈
05、男人这三个地方有痣,千万不能嫁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今天小编特意推荐几个精英必读的微信大号,文锋犀利,观点独到,希望老铁们喜欢。


洞见烩

历史侠

精英读书

精英阅览

顶尖派
蜗牛文摘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